李林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教育的改革力度也在逐漸加大,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學策略也要進行一定的優(yōu)化和升級,要慢慢摒棄掉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樂于接受現(xiàn)代化的新型教學思想。高中的化學教學工作更應該如此,高中生處于人生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在進行知識講授的時候首先要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更新升級,加強和學生的信息互動,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
關(guān)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廣,我們國家的很多學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將新課改的思想理念引入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去。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其中最關(guān)鍵的就是教師如何提升教學質(zhì)量。在整個高中學習階段,學校一般都會進行文理分科,而化學又是理科中重要的一門必考科目,涵蓋的知識點非常多,有些知識點的結(jié)構(gòu)也比較復雜,不同的知識之間還有很強的聯(lián)系性,這無疑是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下文主要對如何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一、當前情況下影響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一些因素
1.教學目的過于保守,給學生帶來太大的壓力
以往的化學教學常用的教學方式為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師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并沒有注意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能力進行提升和培養(yǎng),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情感變化、生活觀和價值意義等方面,進而會出現(xiàn)費力不討好的情況,付出了很多卻取得不了良好的成績,課堂的學習氣氛也不夠活躍。學生對于學習沒有足夠的信心和興趣,學習效率得不到提升,成績也不夠出色。學生的成績不好,教師和家長就會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通過輔導班等形式提升成績,這就會加大學生的負擔[1]。
2.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得不到認可,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
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學生不是整個教學的核心和主體,教師才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出現(xiàn)了本末倒置的情況。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是處于被動式的接受狀態(tài)而不是積極主動的自發(fā),學生的個性得不到提升和發(fā)展,進而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得不到提升。
3.教師沒有透徹理解新課改的核心思想,課堂教學過于形式化
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般會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更加推崇自由分組式的學習模式,這無疑是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的更高的挑戰(zhàn)[2]。雖然這種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課堂的學習氣氛相比以前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過于活躍,教師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學生很難將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也沒有辦法完成預計的教學任務。導致這些情況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還是教師沒有對新課改的思想進行透徹的理解和認識,只不過是在做一些面子工程。
二、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的方式策略
1.構(gòu)建以興趣為核心的教學方式
學生只有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課本的知識體系架構(gòu)有了很大程度的變化,以往的教育模式下的課本,只是起到著知識載體的作用,而且大部分都是黑白的印制,新課改之后的課本在編制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學生的個人心理變化和個性化需求,而且大都是采用彩色印刷?;瘜W的特點是動手實驗強,一般學習需要以相關(guān)的實驗為前提,所以在做相關(guān)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以得到全面調(diào)動,與此同時,也可以多開展一些相關(guān)的活動,方便日后的化學學習。
2.讓學生多進行動手實踐
化學學科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這就要求學生要將學到的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在學習化學的時候要將眼界放的更寬一點,不要被課本所局限,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識是課本上學不到的。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將課本和生活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思想和意識[3]。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的課堂講授過程中,也可以多多列舉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小例子,充分的將理論和實際進行有效的融合,與此同時也要照顧到那些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對他們多點耐心和細心。
3.借助信息化的科學技術(shù)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計算機技術(shù)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發(fā)展,信息的傳播流通速度也在日益提升,為了跟上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在教學中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shù)是大勢所趨。在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認清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且學生是信息的主動使用者并不是被迫的接受者,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獨立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對于化學的發(fā)展變化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除此之外也能夠感受到知識多元化的魅力。將全新的多媒體技術(shù)應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去,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的知識面得到更大擴展,進而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主動性[4]。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隨著教育的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更扎實的掌握知識。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在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基礎(chǔ)上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升級,掌握更加有效合理的教學方式,積極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趙姝婷.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呂旭東.探析新課改下高中化學實驗課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5(3):31.
[3]王靜.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 2015(23):111.
[4]江波.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6(1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