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忠
摘 要:運用愉悅教學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大有裨益。基于英語語法教學現狀,主要探討愉悅教學理念下動漫畫呈現(實物展示)法、談話(對話)法、朗讀—歸納—運用法、敘述(陳述)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愉悅;有效;教學方法;策略
對新課標下的英語語法教學,許多教師簡直是“講而生畏”,擔心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很多教師在上公開課時甚至避開語法講解。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語言材料,就必須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更新觀念、改進方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在語法教學中得到應有發揮,素質教育的要求就能得到充分體現。在新課程理念下,筆者創新教學方法,對英語語法愉悅教學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動漫畫呈現(實物展示)法
在Reading導入教學環節,為了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常常用動漫畫呈現(實物展示)法,具體、直觀,符合學生心理和認知特點。其實,在語法教學中采用這種方法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動詞不定式作表語時,教師可根據實際做如下交流:T:I am an English teacher, so my job is... Ss:(教師啟發) ... to teach English. T:You are students , so your task is ... Ss: ... to study hard.
接著,多媒體呈現帶有簡短情節的兩個小動畫,其中一個男的夢見自己處在藍天白云下廣闊的綠色農場,另一個小女孩夢見自己成為紅十字白衣天使。面對眼前的兩張動畫,學生興致勃勃,思維活躍,紛紛用英語表達:“The mans dream is to have a big farm / to be a farmer / to be a boss.”/ “The girls wish is to be a nurse.”無需教師贅言,如此幾組操練,動詞不定式作表語的用法學生便了然于心,運用自如。
顯然,動漫畫呈現(實物展示)法可以使語法教學更生動、更有趣、更實在,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二、談話(對話)法
在Comic strip,Dialogue/Conversation和Reading等板塊教學中,教師往往組織開展生生或師生之間的對話活動。實際上,在Grammar板塊教學時也可采取類似的形式。反復口頭對話訓練,然后用多媒體將短語“prefer sth. to sth. ”和“prefer to do sth.(rather than do sth.)” 呈現出來。最后,在一定的情景中,引導學生用“prefer”短語編小對話并進行小小表演賽。
在語言知識點教學中運用談話(對話)法,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里,積極參與、合作探究、踴躍展示,避免了傳統語法教學的枯燥性、單調性,學生對知識點理解得更透、記憶得更牢。
三、朗讀—歸納—運用法
在教學語言點時,教師先讓學生朗讀一組句子或短文,接著引導他們在特定的語境中去揣測句子或文章的意義,然后讓其探究、歸納并總結出詞或句的用法,最后再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具體語境中。以定語從句教學為例,教師放一段自家生活視頻讓學生觀看,邊自述邊呈現下列句子并讓學生讀:The boy who/that is doing his homework is my son. The woman who/that is doing some cleaning is my wife. The lady who/that wears a purple dress is my elder sister. The little animal which/that lies under the table is my cat. The cupboard which/that is beside me is my bookcase.
很快,學生就通過不完全歸納法發現這樣的規律:表示人與物的詞后分別用“who”和“which”,而“that”用于兩種情況均可;然后,將部分學生的一些學習用品分散擺放在教室各處;接著組織開展認領競猜游戲:T:Which ... is Kates?Sn:The ... which / that is in ... is hers. K:Yes/No, the ... which / that is in ... is mine.最后,打開學生事先準備好的幾個家庭生活視頻,要求他們在介紹其內容的過程中,恰當運用“who”或“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
較之教師費力講解、學生埋頭苦寫筆記的傳統教學方法,朗讀—歸納—運用法優勢很大。因為經過學生自己整理、加工的知識才易于他們吸收。同時,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其思辨能力的有效提高大有裨益。
四、敘述(陳述)法
從教師教學Dialogue/Conversation和Reading時常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得到啟示,敘述(陳述)法也可移植于語法教學。例如,教學地點狀語或方位狀語放在句首進行倒裝的句型,教師可以先根據當時實際敘述“On my right is the window. On my left stands Wang Fang. In front of me sits Guo Juan. Behind me is the screen.”接著,引導學生模仿以上敘述來描述自身周圍的狀況,一邊操練一邊啟發學生,幾輪過后,學生恍然大悟:“當地點狀語或方位狀語放在句首時,主語和謂語要倒裝。”然后,教師要求學生運用此語法分別描繪自己美麗的校園、可愛的家鄉;最后,多媒體呈現一幅中國地圖,讓學生敘述中國周邊的情況。這樣,在語法知識教學、能力訓練的同時,還自然滲透愛家鄉和愛祖國的情感教育,三維教學目標有機融為一體。
以情境為載體,以話題為內涵的敘述(陳述)法語法教學能促使學生勤動腦,善思考,不斷提高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可見其不失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誠然,上述幾種方法可結合采用。比如,在使用動漫畫呈現(實物展示)法時,師生、生生之間可輔以簡短的對話交流。在使用談話(對話)法和敘述(陳述)法時,可配以動漫畫(亦可同時配樂)或實物,設置特定的情境。應注意的是,不管運用哪種方法,所選用的題材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有話源。這樣的語法教學才會既生動有趣、鮮活精彩,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1]倪谷音,盧家楣.愉快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02.
[2]李吉林.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M].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