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男孩要制作一盞燈。
就廢棄的墨水瓶子做的那種。那燈很簡陋,卻很神奇,能讓他看到奇異的世界,就如在堂兄家看到的“小人書”《阿拉丁神燈》那樣,讓他有無窮無盡的享受。
這個計劃已在腦中成型很久了。他早就計劃做的,可沒有原材料,只得等。今天終于等到手了!
小男孩十歲了,已上小學二年級。快要上完二年級的他,從自己的課本上,從分別上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倆哥哥的課本上認識了不少的字。認識了字,自己的、哥哥們的課本中的故事就牢牢抓住了他的心,特別是當民師的堂兄家里時有更新的“小人書”,也就是學名叫作“連環畫”的那種小冊子簡直讓他著了魔。盡管字認不全,但他連蒙帶猜地能讀懂意思。能明白意思,就讓他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給了他無盡的喜怒哀樂,就讓他知曉了除他生活的空間外,還有一個無窮大的繽紛世界。這世界,給了他誘人的遐想,給了他不盡的期望,給了他未來奮斗的方向。
他就想更多地讀書,從書中生活出與目前不一樣的生活來,從現實憧憬出自己未來的甜美。
而要“過”這樣的生活,在白天,他根本不可能,只有等到晚上。晚上,他家又沒有燈。他們買不起供銷社賣的那種造型美觀、照起來明亮無比的荷葉罩子燈和馬燈,他就計劃自己來制作一盞燈,一盞特簡陋的燈,那種用廢棄的墨水瓶制作的燈,能給他帶來閱讀的愉悅的燈。
是的,白天他是無暇“過”那種愉悅的生活的。他的日程安排得幾無空隙。天還沒亮,父母去生產隊出工,就得將還生活在“小人書”中的他叫起來,去放牧生產隊分養在他家的豬、牛,還要割草,以換取工分。有工分,才能分糧食。有糧食,才能生存。只有生存了,才能有希望進入“小人書”中所描繪的世界。當生產隊的廣播報時八點鐘時,他又得匆匆將牛草挑回家,將豬牛趕入圈,去急急忙忙從火堆里掏出幾個紅薯或者洋芋,狼吞虎咽著,一路小跑往學校趕。學校規定的是九點鐘上課,他家離學校有三、四里路,不小跑著去就要遲到。遲到了,老師要罰站。作為班長的他,若被罰站在黑板前,可以說是一件讓他無地自容的事。在校期間,除了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外,他不想將時間挪作他用,他得將老師教授的知識盡量悉數吸納。因為學校也要響應“學大寨”的號召,他們是半學半農的,學校學知識的時間本就少,能學到的知識也不多,這對他就無比的珍貴。下午兩點鐘放學,一路急忙趕路、不敢絲毫玩耍的他回來后,又得重復早上的故事。只有晚上,在做完家務事后,比如說洗完碗,比如說與大人一起舂完米或磨完苞谷面,這才有他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看書。可他們家沒燈。他們家原本是有一盞桐油燈的,掛在板壁上,可在半年前被不知哪來的一只野貓蹬下地來摔壞了,他家就再沒能照上燈了。他恨死了那只野貓。他心中就針刺般地痛。可恨歸恨,痛歸痛,卻莫可奈何,野貓早跑得不見了蹤影,燈摔壞了再也無法修復。其后,他只得試著對了月光看書,可那月光看是明亮的,而用來看書,卻是模糊不清。他很失落。他又試著捉來一大捧的螢火蟲,用薄薄的清明紙包著照亮,可是還是朦朦朧朧。他躁動難安。其后他又去樅樹下刨來樅樹分泌出來的油脂顆粒,將其融化用木棍裹成蠟燭樣的油棒,那油棒點燃雖說明亮,卻是油煙大,氣味濃,常常熏得他兩眼生痛,一不小心還弄成了一個難看的大花臉。他苦惱異常。他便決計著要做一盞燈燒煤油的那種燈,用廢棄的墨水瓶子做的那種簡陋不過了的燈卻在他們家很實用的燈。可是原材料不好找。得用墨水瓶做燈身。墨水瓶他家沒有。他和哥哥們做作業用的墨水是買不起瓶裝的要兩角多錢一瓶只能買包裝的粉劑才花幾分錢用水化開就成。當民師的堂兄有,可找他要的人多。他都向堂兄打招呼半年多了直到今天下午放學回來他守到堂兄身旁等到堂兄將學生的作業改完,“逼著堂兄將那所剩無幾的紅紅的墨水吸入筆管內,他才歡天喜地地搶到墨水瓶。做燈心用的鐵皮他是早就儲備起來了的。他在學校掃教室,當他將垃圾倒至供銷社后的垃圾池堆時,他發現了一個被人廢棄的搪瓷缸。那搪瓷缸只有了缸身沒有了缸底。看來是別人無法再用了而廢棄的。他如獲至寶。回家后他將缸身套在一根木棒上用鏨子將其鏨破一分為二后用斧頭死力捶打讓瓷與鐵皮分離這使他得到了制作燈心的材料。他便寶貝樣地一直收藏在他的枕頭底下。
制作那盞神奇的燈,自然是在晚上進行的。
這天,夜晚無茶果可剝,無苞谷面可磨,白天又勞累不堪父母早睡了哥哥姐姐們也去了月下與伙伴們游玩他便絕決地趕走月下的誘惑留下來制作將給他帶來神奇世界的燈。
那燈制作起來他覺著并不難他在親戚家見到過制作的全過程。他又是個好動心思、好動手腳的“搞搞神”。
他先要制作的是燈心燈心是用鐵皮滾成的圓筒,圓筒中用來穿那種叫“雞腸帶”的棉紗帶以充當燈芯。做燈心看似簡單,其實卻有一定的難度燈心的空間不能大又不能小。大了燈芯會滑落燃著燃著就因滑落而熄滅小了燈芯又穿不進去。他去枕頭底下翻來一截燈芯,十公分長,嶄新的,這是他老早就花錢從供銷社買來的今天終于派上用場了。他目測了一下那截燈芯也就差不多八號鐵絲般粗細。八號鐵絲他也是有的那也是他在學校倒垃圾時“淘來的寶貝不長大致尺把。他照樣去枕頭底下翻來八號鐵絲同時也翻來那塊鐵皮。他目測了一下那塊鐵皮又目測了一下那個墨水瓶。他便找到了要制作燈心的鐵皮的長度和寬度。他覺著燈心不能長也不能短。上部要離瓶蓋兩公分長了不好看短了會因燈芯燃著時的溫度高而熔壞瓶蓋下部離瓶底一公分離得近了蜷縮在瓶內的“雞腸帶”會將燈心及瓶蓋頂住導致瓶蓋蓋不了離瓶底高了,“雞腸帶一旦縮短至燈心內便吸不到油就得換新的“雞腸帶”,或者將瓶內注滿油,就容易造成浪費。他可浪費不起。他用鏨子比著長度和寬度將鐵皮“裁下一塊來便欲滾成燈心。這時問題來了燈心是空的,要將其滾好,里面必須要有填充物,八號鐵絲自然合適可是鐵皮裹在鐵絲上,制成后難以將鐵絲從燈心中抽離出來。他想了想看來只有用木棍代替了。到時將鐵皮裹著木棍的燈心一燒木棍化成了灰燼鐵皮就制成了完美的燈心了他比著八號鐵絲削制了一截木棍再將鐵皮裹在木棍上用斧頭將鐵皮的銜接處叮叮當當地敲牢實做到嚴絲合縫不漏氣以便那燈芯源源不斷地將瓶中的煤油吸上頂端既不燒沒了燈芯又能大放光芒。火是早就燒起來了的,因為他要就著火光來完成他的制作。真是一個好方法那燈心果然就完美地燒制成功。他將那紅紅的燈心用火鉗夾了對準了那塑料的瓶蓋正中心用力地迅速按了進去。當燈心在瓶蓋上僅余兩公分時在一陣青煙外冒中他馬上將燈心連同瓶蓋放入水碗中,但聽“吱的一聲驟響水中便冒出了幾許水泡。隨著水泡的消逝那燈心也由緋紅變成了瓦藍漸漸冷卻了下去與瓶蓋粘連成了一個整體。這便是燈蓋。他又將“雞腸帶”穿入燈心,將燈蓋與燈身擰緊,一盞簡陋卻漂亮的燈便展現在他此后的所有夜晚中。他欣喜若狂!
他簡直要手舞足蹈了!
最終,他只是哼起了一支土家情歌:吃了晚飯就起身,來到妹家去點燈,悄聲喊妹妹不應,變個飛蛾來撲燈。盡管他不甚明白情歌所要表達的意思,但他卻渾身舒暢。
哼罷山歌,又將那燈愛不釋手地反復驗看。要不是家中沒現成的煤油,他定是要注入煤油,點亮了,盡情享受那光亮帶來的快樂和幸福的!不過,他仍然還是透過那燈,仿佛看到了萬千的故事、萬千的神奇世界、千萬的愉悅與幸福!
他覺著,他眼前的燈,就是那能變幻出無盡希望的阿拉丁神燈!
第二天,他收集起他找山貨換來的硬幣,趁課間休息的十分鐘去供銷社打了一斤煤油。
晚上,在吃完晚飯、干完家務活、天黑盡以后,他點燃了那盞神奇的燈。
這一夜,父親母親暗暗地欣喜!
這一夜,哥哥姐姐沒去月下玩耍!
這一夜,他看書看到了深夜!
這一夜,進入到了一個個奇妙的山外世界,乃至忘我,興之所至,手舞足蹈,打翻了“神燈”,燒傷了肚皮,留下了永恒的記憶。
此后,他在努力掙工分之余,上學之余,做完家務活之余,千方百計地采挖山貨,淫羊藿、金鉤連、麥冬首烏蒼耳子,凡是能換錢的東西,他都將大山無盡的贈與盡情地吸納,換錢幣,打煤油,購燈芯,買“小人書”,買故事書,買小說,買散文買詩歌……
至此,他家再沒有中斷光亮。
至此,那盞“神燈”助他享受閱讀,助他學業優秀,助他有了工作,助他走向了城市,助他寫出了篇篇錦繡華章。
至此,他不斷“制作”、享受著五彩繽紛的豐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