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已成為了當前發展最快速、最活躍的技術,也是新一代電子技術發展和競爭的焦點。信息技術包含有計算機、文本、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和通信等多種功能,已被廣泛運用到學科教育教學中。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現代教學媒體普遍運用于學科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尤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它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喚醒人的學習興趣、情緒和思維,營造美的氛圍使學生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優勢。
教學課件是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學課件不僅包含文字、圖形、圖像,還能呈現音頻、視頻、動畫等。利用多媒體課件的交互性,為學生個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學習提供了實施的舞臺,使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得以進行,使持續發展、終生教育的構想得以實現。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學科教師通過制作課件,可以將知識的表達形式多樣化、媒體化。師生的互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實現,需要教師在課前把一部分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也可以合理利用身邊的所有資料,如錄像、圖片等進行整理傳輸到計算機上轉化為圖文并茂的學科信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高效學習。
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當前課程改革突破的重點與難點。學科知識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體現了教學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的教育原則。綜合能力即通過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結合,同時也與現實社會,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的實踐活動能力。與信息技術教育進行整合,既豐富了學習的內容,也擴展了學習的途徑,大大促進了學科教育的發展。例如,利用信息技術課上所學的Powerpoint軟件,設計制作校園文化長廊和班隊等各種活動,通過把學科知識融入到課堂中來,愉快的多途徑的學習,幫助學生活躍思維,開拓大腦,增加學習興趣,不僅交叉鞏固了學科知識,同時提高了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讓課堂教學耳目一新,不斷實現新的突破。不僅使教學化難為易,化復雜抽象為直觀形象,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包括視覺、聽覺、觸角等多樣化的外部剌激,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認知和學習途徑。還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加大教學密度,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通過投影屏幕,豐富直觀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增強了記憶力,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想象,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但在信息技術運用于學科教學的同時,仍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師生在網絡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強;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學生容易失控;資源的大量、多樣化容易掩蓋分析思考過程;一些基礎知識容易被忽略等。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做好功課,做好預案,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發揮信息技術網絡教育優勢,又能不讓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師不僅要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還要具有在現代教育信息環境下進行教學和科研的能力,即教師的整合能力。它主要包含以下六個方面:一是不斷更新發展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二是辯證的信息技術教育價值觀和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三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整合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是信息技術整合能力系統的核心。四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整合的教學設施能力。例如:能利用信息技術管理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中的學科學習活動,實現學生學習最優化的能力等。五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整合的教學評價能力。六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整合的自我發展能力,教師應能在結合校本的“整合”實踐中,通過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和反思以及系統化的科學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有關資源促進持續的專業知識技能發展和終身學習。
教育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的整合教育將成為我國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信息技術給學科教育教學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種手段,為我們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等都提供了更深遠更廣闊的可挖掘潛力。新的學科課程標準又為我們提出了嶄新而豐富的總目標。因此,教師必須將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更好地達到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激發創新精神,發展學科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科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不斷地完善人格。
信息技術輔助教育教學并與其他學科整合已是現代化教學方式之一,它亦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要想有機結合并且深入發展下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及各種必要的條件。我們教育者必須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和加強信息技術使用能力,讓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