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全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2018年,河北省要繼續深化文體制度改革,貫徹落實文化強省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為此,在文化+跨界融合視域下,需要構建河北文化強省戰略,來緊密結合全省實際,確定全省文化發展目標和路徑,進而實現新時期河北文化強省的目標。
河北省的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領跑產業”。但和其他更加發達的地區相比較,河北省的文化產業總量較小、實力相對較弱。為此,需要將發展文化產業作為重點,來推動文化的發展。
(1)大力發展區域特色文化產業。我省出版印刷業有一定規模,未來發展中,需要將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為重點,將河北數字印刷產業園作為依托,建設2-3個印刷產業園區,來構建綜合京津印刷產業,并拓展相關的媒體出版、會展、版權貿易、物流等產業,來形成與發達地區的同等狀態。
(2)積極推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必須推動傳統文化產業、文化產品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數字傳媒和動漫游戲等新興產業。同時,鼓勵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加快創新步伐,促進我省文化產業結構升級。
(3)是實施項目引領戰略,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河北省出版產業創新工程”等30個重點項目建設。另一方面,應抓住我省推進北戴河新區開發建設的時機,規劃實施一批高水準的文化產業項目,切實提高新興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產值。
(1)強化文化企業的改革和創新,按照十八大的要求,一方面,要緊抓文化產業的資產管理,以適應國有文化企業改制的需求;另一方面,優化內部機制,建立真正的企業管理體系,激發企業的競爭力。
(2)整合已有資源,通過強化文化產業,凝聚文化生產力,推動企業的發展進步,同時,在制定文化發展戰略的時候,需要向第二產業靠攏,制定出適合本土傳媒發展的道路。
(3)支持重點文化企業融資上市。融資上市是文化企業發展進步的重要途徑,當前,河北省尚無一家上市的文化傳媒類公司上市。因此,需要將其作為文化改革的重點內容,做好扶持工作,來擁有更多的文化產業上市公司。
(1)塑造河北品牌文化,來打造文化符號。一方面,要做好資金投入工作,通過制定合理的獎勵政策,不斷強化已有的政策,引導河北省的文化品牌發展,構建文化主體市場;另一方面,要不斷提升文化作品制作的質量,形成能夠代表河北地區文化的內容,來為廣大民眾服務。
(2)推進“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提升河北文化的傳播能力。一方面,要將文化發展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將成熟的配套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另一方面,要鼓勵文化企業開展省外、境外的傳播,積極參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提升河北文化的影響力。
(3)人才培養政策。培養一批具備較高素養的文化創意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能夠積極宣傳河北的文化,進而推動河北文化發展進步。以河北張家口市為例,依托2022年冬奧會,聚焦籌辦冬奧會和綠色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張家口市制定出6個培養行動計劃,來打造冬奧賽事參與、保障、推廣普及綠色生態產業等人才隊伍,全面啟動奧運人才培養“火炬”計劃,為舉辦“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和后奧運經濟發展培養儲備人才。同時,還實施了冰雪產業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支持行動計劃。以冰雪裝備制造、冰雪運動產品開發、冰育運動核心區和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為依托,推進冰雪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合作平臺建設。培育并支持雪場和相關企業成立“張家口市冰雪產業聯盟”,有效發揮市場對人才資源的配置作用,推動冰雪人才、資金等創新創業發展[1]。
綜上所述,在“文化+跨界融合”基礎上,強化河北文化強省建設,能夠推動河北。在此基礎上,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制定獎勵政策,引導文化市場主體傾力打造河北的特色文化品牌,不斷推出能夠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精品力作;同時,要鼓勵并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創新的步伐,促進河北省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因此,通過發展強骨干企業、打造文化品牌,能夠實現河北文化強省戰略。
參考文獻:
[1]魏艷伶,包得義.文化強省戰略下河北省紅色文化開發利用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