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不斷發展,提高群眾文化修養進而促進社會群眾文化發展,提高全民群眾文化與藝術修養,已經成為了社會文化特別是基層文化管理者的重要研究內容。為此我們結合新時代文化背景,開展了群眾文化修養培訓的作用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利用各種群眾文化工作因素,對群眾文化修養教育培訓進行了研究。這一研究的開展一方面有助于社會群眾文化修養的提升,進而提高我國社會整體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為基層文化組織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社會文化修養是一個國家與民主文化水平、科學水平與藝術水平的綜合表現。而文化修養提升的過程不僅包括了社會精英群體,還包括了社會基層群體文化修養的提升。因此做好社會文化修養培訓,是促進我國社會文化修養水平整體提高的一種有效方法。(1)形成基層層面的文化修養意識。在社會調研中我們發現,文化管理部門做好群體文化修養培訓教育工作,可以使轄區內基層群眾形成文化修養的作用意識,同時對自身文化修養水平有充分的了解,進而形成文化修養提升意識。如做好各類基層知識競賽活動,就可以使社會群體更好的了解自身文化修養中的不足之處,并參與相應的培訓學習。(2)形成不同階段的文化修養培訓機制。人的一生在不同階段需要提升的文化修養內容是不同的。因此在文化修養培訓中,基層文化組織可以根據人在不同階段的文化需求,建設培訓教育機制,進而形成社會整體文化修養水平的提升。
基層文化隊伍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也是社會文化活動的基礎組成部分。群眾文化修養培訓的開展,可以為基層文化隊伍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種作用包括了以下幾點。(1)基層文化愛好者數量的提升。隨著文化修養培訓的開展,社會整體文化水平與藝術追求都會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中藝術文化藝術愛好者的整體數量也會不斷提升。而文化藝術愛好者數量的提升,也就為基層文化隊伍提供了大量的參與者與骨干人員。(2)文化活動資源的增加。隨著社會文化藝術水平的提升,基層文化組織可以獲取更多的文化資源用于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如隨著各級單位文化愛好者數量的增加,其為職工配備的音響、燈光等配套器材都可以成為基層文化隊伍的資源。(3)鑒賞能力的提升對文化隊伍發展的支持。隨著群眾文化修養的提升,其對于文化藝術水平的鑒賞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中。在這種情況下,基層文化隊伍必須不斷地提升其藝術水平,進而符合社會群體的藝術鑒賞能力。這種藝術水平的提升,對于文化隊伍發展可以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群眾文化修養培訓的開展不是單一的文化教育活動,而是由社會中各類文化組織共同開展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其中包括了基層文化部門、社區文化組織、兒童文化組織、婦聯組織、工會組織、老齡文化組織等各類文化組織與單位。在這種活動模式下,修養培訓活動就可以形成全民參與的文化發展氛圍。如在社會居民科學素質培養過程中,文化管理部門可以以社區居民為主,發動轄區內的院校、企事業單位、老年人文化站等各類單位與文化組織,開展全民教育培訓活動,進而提高轄區內居民的整體科學素質,并形成全民參與的科學教育活動,就是文化素質培訓全民參與的一種主要形式。
在群眾文化修養教育培訓中,基層文化管理部門發揮著管理與推進作用。因此在工作中,管理部門應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落實以下的工作措施,進而確保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在當前的群眾文化教育培訓工作中,基層文化組織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因此在文化修養教育培訓中,基層文化組織應做好以下的幾點工作,進而更好的發揮出教育培訓中的作用。(1)做好培訓需求調研。基層文化調研是基層文化組織的重要工作內容。在實際的調研工作中,基層文化組織可以對基層群眾文化修養的特征(如平均文化水平、修養養成方式等)與教育培訓需求進行全面調查,并形成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調研報告。調研工作的開展是教育培訓工作的基礎,也是確保其質量的重要因素。(2)做好培訓宣傳工作。在文化修養教育培訓工作中,基層文化組織應做好培訓內容與作用的宣傳工作,進而為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利用社區文化宣傳陣地,開展文化修養作用與相關培訓內容的綜合宣傳工作,就可以為培訓工作的開展打下群眾基礎,進而確保后期工作的有效開展。(3)資源協調工作的開展。基層文化組織在群眾文化修養培訓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做好各種資源的協調工作。如培訓所需的場地、教育人員;培訓相關的燈光、音響設備;文化修養展覽中需要的展品等,都應由基層文化組織統一協調,進而符合地區群眾文化教育需求。
在群眾文化修養教育培訓過程中,如何在傳統的教育平臺基礎上拓寬宣傳教育模式,提高宣傳教育質量一直是文化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內容。其中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已經成為了文化修養教育培訓的重要工作平臺。在新媒體平臺的應用中,其教育工作作用包括了以下兩點。(1)新媒體工作平臺的應用。在群眾文化教育過程中,新媒體工作平臺成為了其宣傳的重要平臺。如各級基層文化組織手機微信公共平臺,都是其公眾文化宣傳的重要平
臺。新媒體文化平臺的建設,有助于社會中不同群體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對群眾文化修養培訓重要性認識與關注度的提升。(2)新媒體形式的應用。在新媒體平臺的支持下,以flash動畫、微視頻等為代表的新媒體藝術,也成為了文化修養培訓的重要形式。如文化團體根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制作的微視頻,就是當前兒童文化修養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群眾文化修養教育培訓過程中,專業文化工作者因數量不足,難以對群眾開展無縫隙的教育培訓工作。在這一情況下,群眾群體中的文化骨干力量就可以發揮出其文化傳播與教育作用。(1)文化修養學習帶頭作用。在群眾文化修養學習特別是自學過程中,群眾文化骨干可以起到榜樣性的帶頭作用。如帶頭參加各類知識競賽活動與征文活動;主動與群眾交流學習心得等,都是文化骨干帶頭作用的體現。(2)文化教育活動的組織工作。在文化修養培訓教育組織過程中,文化骨干可以與專業的文化工作者進行分工合作。專業文化工作者作為教育工作的主體,而骨干人員則負責群眾的組織工作。這種合作化的工作模式,對于教育培訓的有序開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群眾文化修養培訓中,協作教育模式的開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協作教育模式在實際的工作中包括了以下兩種形式。(1)與專業文化工作者的協作。在群眾文化修養培訓中,教育者可以與專業的文化教育工作者進行合作,聘請專業文化、藝術等專業從業者參與教育培訓工作,進而利用其專業能力做好教育培訓工作。(2)與地方單位、院校的合作。在文化修養教育培訓中,文化工作者可以與地方各單位、院校進行合作,利用其文化資源開展協作。如利用單位、院校禮堂開展文化教育培訓;聘請院校教師開展培訓工作等,都是這種協作模式的體現。
全民文化活動參與模式,主要是指在群眾活動中由社區、企事業單位、學習院校等各系統組織共同參與的一項文化教育活動,進而實現社會群體文化修養的整體提升。而這種活動的開展需要由政府文化部門進行統籌開展,同時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開展。如城市建城紀念日活動中,城市即可結合地區文化、歷史、政治等諸多情況,開展城市文化修養的全面教育活動,進而提升城市整體的文化修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模式的開展需要大量的財力與人力資源投入,因此必須在政府部門的管理與協調下開展。
做好群眾文化修養教育培訓工作,即是滿足當前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工作,也是提升我國整體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因此研究者以實踐工作為前提,開展了教育培訓主要措施研究,為基層文化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王芳芳.略論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培訓的作用、意義及模式——以蘇州市吳中區文化館為例[J].絲綢之路,2016(10).
[2]北京市文化局.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提升組織員服務能力[N].中國文化報,2017-07-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