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玲/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培訓處
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承擔靖煤集團職工培訓的職能部門,近年來,培訓處圍繞“安全培訓”,創新方式方法,注重培訓實效,多措并舉,提升員工素質,對保障靖煤集團的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較好成效。
教育培訓是解決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對集團的職工培訓工作做了深層次的思考和定位,并多次召開有關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確保從管理者到一般教職工都形成統一的認識:職工培訓工作不僅是強制取證培訓,更承擔著提高職工安全素質和業務技能的重任。
安全培訓的實質,就是治理不安全隱患。在培訓的理念上,我們堅持四點:一要依法。以《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作為培訓依據。二要規范。規范培訓程序,規范培訓內容,規范行業標準,規范培訓行為。三要實用。堅持學以致用,把安全培訓與生產實踐有機統一起來,一方面通過培訓提高職工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又通過生產實踐來檢驗和完善培訓工作。四要全面。培訓不到位,人人是隱患。因此,樹立全員培訓的思想,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五要服務。培訓工作服務于企業,服務于培訓對象。
(1)深入調查摸底掌握培訓對象。全面掌握培訓對象的真實情況,是開展培訓工作的基礎。為確保培訓計劃的科學性、實用性,我們對集團從業人員的相關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能、持證情況等相關信息進行登記建檔,在分析、整理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培訓對象。
(2)我們在對靖煤集團生產實際、培訓對象、所需培訓工種綜合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制訂培訓計劃。特別是在今年,按照新界定的特殊工種范圍,細化工種,采用大班變小班的方式制定教學計劃,以解決工學矛盾,做到日常工作與培訓兩不誤,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1)區分對象,確定不同培訓內容。對于煤礦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側重于煤礦安全生產組織、落實、檢查能力和現場隱患排查和事故處理能力的培訓;對于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側重于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個人防護、避災、自救與互救基本方法,常見事故防范、應急措施等內容的培訓。
(2)內容多元,授課進行融會貫通。創新培訓內容,注重多元化,在完成國家規定大綱和統編教材的教學內容外,我們還根據靖煤集團的要求,融入了安全風險預控管理知識、集團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安全文化理念、煤礦安全心理學、四德教育的內容,促進學員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的提升,培養學員的理想信念、凝聚學員的心勁,對學員進行心理疏導,提升學員的安全意識、團隊意識。
(1)改進培訓方式。培訓工作能否取得實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方式方法。在培訓方式上,我們堅持全員培訓和重點對象培訓相結合,一般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安全業務培訓與新技術普及教育相結合。在培訓過程中,我們做到不同時期有不同重點,不同工種有不同內容,不同對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層次有不同要求。同時結合參訓人員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使安全培訓更加生動、鮮活和富有成效。
(2)改進教學模式。增加實踐和案例教學的比例,形成了“理論+實踐+案例”的安全培訓教學模式,學員的考試成績也由理論、實操、案例考試成績三部分組成。由以往的單純授課,改為案例演說、現場講解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極大提高了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職工業務素質和現場實際操作能力。
(3)改進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采取模擬教學、和利德培訓軟件教學、實物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安全警示教育和心理疏導,使安全理念入腦入心,重塑職工心智模式,培養本質安全型職工;開展互動式教學,積極鼓勵、引導學員質疑、提問、辯駁,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欲望,讓學員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增強教學的吸引力。
(4)改進教學過程組織。對于參加特種作業培訓的學員,我們按照參觀安全教育展覽室、課堂學習、模擬操作演練的流程組織教學,改變了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考試輕應用的培訓方式,增加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抓教學管理,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抓教師管理,對教案書寫、授課、課堂紀律等做了嚴格要求;抓班主任和學員管理,對注冊報名、考勤、報工、請銷假、課堂紀律進行了嚴格規定;抓考試及考務管理,對學員不及格者要求補考并追究教師的責任;抓辦證管理,明確了證件辦理流程。通過嚴格的管理和較大的處罰力度,提升教學管理的水平。與此同時,每期培訓班都舉辦開班典禮、結業典禮,進行書面總結、培訓質量問卷調查,評選優秀學員,發放榮譽證書和獎品,做到嚴格管理和精神鼓勵的有效結合。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培訓工作的實施者,要提高培訓質量,就必須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首先,我們充實師資力量,推進教師轉型,安排教師赴高校進修;組織教師下礦實踐,深入井下一線進行實際操作,提升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掌握安全風險預控、精細化管理、繼續教育公共課等知識,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安排管理人員和專業課教師“走出去”,外出觀摩,增長教師的見識。
(2)強化教研工作。建立大教研組模式,成立“機電運輸、采掘通風、繼續教育、函授教育”等4個大教研組,實現內部資源整合;教研組對于每期培訓班進行培訓策劃,將專業課內容進行細化分解,保證教學效果。同時,我們對教研組工作提出了“三個三”,即做好“三個環節”(備課、授課、考前輔導),做到“三個結合”(培訓方式與學員的需求相結合,培訓方式與培訓內容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現場教學相結合),開展“三項研討”(教學觀摩研討、教學總結反思研討、教學案例分析專題研討)等,確保教研活動內容豐富,教學效果實實在在。
(3)強化考核及教學評價,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根據培訓教學實際,通過對教案書寫、授課過程、學生評教、抽查聽課、教師評課、實操考核、案例教學等環節的評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考評辦法,同時將學員考試及格率與任課教師績效工資掛聯考核,督促教師重視教學環節和內容的落實,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業務能力。
近年來,我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大培訓投入,為實現培訓實效性、提高員工素質提供物質保障。
(1)加大教學設備投入,不斷改善教學條件。購置了現代化礦井綜合模型、綜采(綜放)開采生產系統及安全演示裝置、自救互救演示設備、煤礦機電員工智能培訓系統、維修電工電氣控制實訓考核裝置、煤礦電氣控制技能實訓裝置、煤礦安全可視化仿真培訓軟件和管理軟件等多種教學設備,以加強理論教學配置。
(2)建立實訓基地和安全實操室。在大水頭礦、魏家地礦設立了集團實訓基地,配置了采煤機、綜掘機、機電設備、小絞車等實訓裝備,能夠滿足特種作業人員的實操需要。同時,建成了通風安全、采煤掘進、電工、鉗工、自救互救等5間實操室,組織學員進行基本的實踐操作,以提高學員的操作技能。
(3)設立安全教育展覽室。建立了安全教育展覽室和3D動態影音室;收集了全國煤炭行業事故案例片,制作了靖煤集團近年來典型的事故案例動漫片,一方面組織每期培訓學員觀看,對學員進行案例教學,讓學員接受安全警示教育,另一方面在各生產礦井口滾動播放,并組織班前會學習,達到了“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目的,極大地增強了集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