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雪
(五大連池高級技工學校,黑龍江 五大連池 164100)
隨著現階段社會就業發展的持續推進,技工院校的職業化發展素養也要做到與時俱進,而美術專業的就業范圍開始逐年擴增,技工院校的教師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過程中要快速適應社會進步發展之步伐,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素質獲得更為全面的提升。所以美術課堂上創新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在契合素質教育發展原則的前提下,讓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不斷強化,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與思維,進而能讓學生進入社會后獲得進步與發展。
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內容,積極培養學生、鍛煉學生。若想對美術作品進行創新,首先便要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思想。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者的經歷以及時代背景進行深入了解,從作者的背景中去體會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另外,作品在創作中所使用的表現形式也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在創作形式上進行創新的方法,找到如何對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進行詮釋的手法。例如,教師可以將徐悲鴻的《風雨雞鳴》作為教學案例向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對這一作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所描繪的是一幅花鳥畫,但在畫中卻包含了不同的含義。作品中的風雨所代表的是那一時代的衰敗,社會處于風雨飄搖中的現狀。作者通過描繪雞鳴的形象,非常生動地對大眾向往自由的渴望進行了描繪。作品中非常有力地對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懷進行了表達,使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并使用了不同的表現方式,能夠非常有效地引導人們的審美方向和審美觀念,非常有效地對欣賞這幅畫作的人的審美體驗進行拓寬。教師要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基礎,有效開展美術欣賞課程。
在教學工作中,必須重視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同時對于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也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展開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更好地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工作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教學。通過良好的溝通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良好交流,共同營造出熱烈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能夠非常有效地在交流中得到進步。
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要給予足夠的鼓勵和肯定,要給予支持和表揚。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必須進行改正的錯誤行為,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引導,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改進自身,不要輕易批評學生,從而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教師在溝通的過程中需要向學生展示一些藝術大家的生平,例如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讓學生了解到這些大家在生活和藝術生涯中所經歷的困難,讓學生能夠更加努力地去面對生活和美術學習。
職業學校與大學的不同之處在于有著極為豐富的實踐課程內容,由于技工學校主要是培養專業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鼓勵學生多接觸生活、多接觸社會是十分必要的。技工學校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學優勢,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加入實踐類的課程內容。譬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類活動,來到農村觀察自然賜予人們富足的物質;去縣城探尋時間的足跡;去周邊的山村觀察古橋和古建筑,體會其中的美感。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能逐步發現美,進而能逐步地創造美。教師為能深化學生對美的感受,讓學生收集生活廢棄物進行改造,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同度,使得學生能在平凡的素材中創設出具有靈魂與色彩的形態,進而學生能在此期間更好地進行美術作品的全面構思,也能從材料的質感中尋找到合適的美術原料。且學生能在主題確定以后,根據細節部分的大小進行排列組合,進而能從局部到整體進行順序組裝。教師使用基本材料進行構思與創造,最終又將其制作成為教學模型供學生學習,使學生的興趣大增,這樣做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更好。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技工院校的改革與創新十分必要。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在自我更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在教學中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并能在傳統教學圈子中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使教學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從而讓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也要為社會輸送能力尚佳的人才,使人才的能力、素質都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