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宇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大學生是消費的重要群體,一些借貸平臺為了獲利就將目標放在了校園中的大學生身上,采取不良的手段來誘惑大學生借貸,最終造成無法償還貸款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校園貸對學生產生的危害不僅是學生自身,對社會也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通過從理論上對校園貸的危害研究分析,對解決實際問題就有著積極意義。
大學生校園貸從2016年以來媒體報道較多,由于校園貸造成的學生自殺以及暴力催款等事件迅速引起社會關注。校園貸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群體而提供的借貸服務,通過借貸平臺的操作從互聯網完善本人身份資料以及審核等,支付手續費后就能完成信用借貸,但由于校園貸的監管缺乏,從而造成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得利益的現象發生[1]。從校園貸的特征上能發現,虛假廣告大肆橫行,一些非法的校園貸是通過讓學生作為校園總代理,進行張貼廣告以及通過qq以及微信平臺等進行宣傳,打著程序簡單不用抵押的幌子誘騙學生進行借貸,虛假的廣告可謂是無孔不入。
再者,校園貸的特征還體現在貸款審核的敷衍層面,校園貸是把大學生作為目標群體,有的貸款平臺在學生提交資料幾分鐘就審核第二天就能到賬,審核成為流程形式,而重點就是讓學生借貸從中謀取利益。校園貸的申請比較便利手續也比較簡單化,放款的速度比較快,審核的不嚴以及高利率等成為其鮮明的特點[2]。為能適應學生借款出現了額度低以及利息低現象,低門檻無擔保等成為宣傳的手段,雖然短期利息不高,但違約成本比較高,并且不受法律保護。
大學生校園貸產生的危害是嚴重的,直接危害了學生正常學習以及生活,由于校園貸多為利滾利形式,所以在逾期不能償還的時候短時間就會迅速的增加,一些學生為能盡快地償還貸款就無心學習和生活,占用了大量時間逃課進行兼職等,造成了學生的學業荒廢。有的學生則是通過以新換舊的方式進行償還,受到催債的折磨學生很難有精力進行安心的生活以及學習,甚至是造成學生的精神疾病。
大學生校園貸對學生產生的危害還體現在誘導學生錯誤金錢觀,這是對學生的價值觀念進行腐蝕的重要危害體現。大學生在脫離了高中的學習壓力后,進入到自由的學校環境,基本是脫離了家庭的監管,學生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在日常的花費上也是自己掌控,所以花費的內容繁雜以及涉及面廣[3]。長此以往不受約束的花費就造成資金支持不足的情況,一些大學生的攀比心理的產生造成經濟的消費不能支撐自己的虛榮心,所以校園貸這一方式就成為自己消費的重要來源,輕松獲得的金錢很容易給學生錢來得簡單的暗示,這樣就會大大刺激學生的消費,造成過度消費的現象,長此以往也會讓學生樹立錯誤的金錢觀,讓學生養成了不良的消費習慣。
大學生校園貸所產生的危害還體現在讓學生直接陷入到高利貸的陷阱當中,一些網絡平臺是通過校園貸的監管漏洞進行做虛假宣傳的,誘導學生進行借貸,對學生的貸款額度也沒有限制,有的連手續費也沒有,有的借貸平臺沒有明確貸款違約金收費標準,并設置出賬戶管理費用以及服務費用等,學生的社會經歷不多,在這一過程中由于被金錢所蒙蔽缺乏了判斷力,最終在借款之后無力償還,學生在高利貸的泥淖中不堪重負。
大學生校園貸的危害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學生方面的管理不足就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后果,學校是學生管理主體,對學生的人身安全也有著重要責任,有的學校則是在校園貸的管理上嚴重不足,沒有按照學生管理的任務加強學生的生活以及教學的管理,對學生的學習安全以及生命安全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對學生的奢侈消費以及過度消費的現象關注度不足,對學生的正確消費觀的引導以及教育工作沒有加強,這就比較容易造成校園貸的危害嚴重化。
大學生校園貸的危害產生還受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是造成危害的重要因素。學生的資金來源多是父母給的生活費,但是家庭條件的不同學生的生活費資金支撐維持正常生活,而有的學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存在拜金主義,消費水平和父母所給的生活費用不成比例,造成攀比心愈來愈重,加上自身的控制能力不足,就采用了校園貸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消費,最終受到校園貸的危害[4]。
另外,校園貸危害的發生還由于政府金融監管方面沒有加強所致,政府在金融借貸的監管力度上沒有加強,這就造成了一些借貸平臺鉆了空子。政府在金融活動方面有著監管的責任,這也是保障合法經營的重要任務。但是一些政府的監管工作將重點放在企業等金融主體監督上對校園網絡借貸的監管沒有加強,這就讓一些非法的借貸存在生存空間,最終對學生造成了危害。
第一,學校要加強學生的管理和教育。為能將大學生校園借貸的危害有效消除,學校層面就要充分加強學生的管理工作,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認識到高校自身的責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尤其是對校園貸的危害教育工作方面要加強,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避免學生盲目的借貸[5]。對于校園中的一些借貸的廣告要做好管理清除的工作,將不良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工作以及教育引導工作按照規范做好,保障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第二,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控制力。大學生校園借貸的危害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控制力不夠,以及在消費觀念上沒有正確的樹立,所以要對此針對性地應對。大學生自身要加強控制力的培養,對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要進行遏制,通過理智來指導日常消費行為,要有拒絕誘惑的勇氣以及覺醒,克服自己的虛榮心以及攀比心。在生活當中要能夠有計劃的消費,避免產生拜金主義。
第三,加強政府的監管職能發揮。大學生校園借貸危害的產生和政府的監管不力有著直接影響,所以政府方面就要充分注重加強網絡借貸的監管工作,相關部門要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對于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形成威懾力,將校園借貸納入到監管重點范圍。各地的銀行監管以及金融和工商等部門在網貸業務的審核監管的力度上要加強,對放貸人資質資信審查的關口嚴格的把控,將網絡監控預警的工作按照要求做好[6]。金融監管的相關部門在校園借貸主體的放款程序方面要加強質量的控制,嚴格限制學生無指定用途貸款額度。
綜上所述,加強大學生校園借貸的危害防范,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著手實施,面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校園貸的管理工作就要能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分析,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從整體上加強校園貸的管理力度,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大學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