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琦
(新疆工程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教育改革制度的進一步推行過程中,加強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改革也比較關鍵,這是促進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改革現狀能發現,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通過對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分析,就能為實際的教學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高校的公共音樂教學過程中,受到流行音樂發展的影響,使得音樂教學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重視度不夠,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知識內容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的開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讓學生能在音樂的素養上有發展提升,并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傳承[1]。但是在實際的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重視這一方面的發展,課程教學的方式還比較滯后,對于民族音樂課程的內容選擇以及實際教學的氛圍不濃厚,這些都是教學當中比較欠缺的。在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的過程中,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這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重視。
音樂教育的基本職能就是保障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并能提供傳播發展的途徑。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需要走向現代化,但是也要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加強重視,民族音樂是培養藝術的重要源泉,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民族音樂的教育主要方式是傳承,這就需要有活性文本的人作為支持,這樣才能將民族文化得以傳播繼承[2]。通過民族音樂的融入和強化,就能夠培養學生民族音樂文化,讓學生能重視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民族音樂文化的知識學習,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音樂素質和綜合素質。
面對當前教學改革發展的形勢,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改革,就要以民族音樂的傳承發展為基礎,結合高校自身的發展特色,建立新的音樂教學的方案,筆者就此提出相應的傳承發展措施:
第一,加強對民族音樂的整體認知。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內容感興趣,就要從多種方式措施的實施來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知,教師在教學當中就要對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進行詳細的講述,讓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責任感能夠加強,重視本土的音樂[3]。學生以及教師都要能夠從思想觀念上加深對民族音樂和文化的認識,能和時代發展的特色相結合,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只有將民族音樂在公共音樂教學當中樹立起良好的地位,才能真正優化資源音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加強公共音樂課程內容的優化。為能將民族音樂和高校的公共音樂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就要能從教材的內容上進行深化改革,選擇有代表的音樂教材進行使用,讓學生能夠對民族音樂知識學習的熱情得以有效激發,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民族音樂學習的氛圍當中[4]。在對音樂教材的編寫方面就要和民族音樂的內容相結合,體現出民族音樂的歷史文化,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具體的音樂技巧,也要促進學生能夠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有更多的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重要性有更深的認識。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習中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觀念,對于西方的民族音樂文化的形式也要能正確地看待,豐富民族音樂教學的表現形式和內容,拓寬學生的音樂知識面,這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發展才能起到促進作用。
第三,加強民族音樂師資隊伍建設。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改革發展中,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就要有專業的教師隊伍,這就需要從高校自身的發展情況著手實施,要建立強大的專業化的民族音樂教師隊伍,能制定未來的音樂教學發展的方向目標,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作為重點,積極培養優秀的民族音樂教師,為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文化的學習打下基礎[5]。只有從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得到了加強,才能為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提供幫助。同時,也要注重對民族音樂教學環境氛圍的良好營造上,讓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在身邊,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比較有利。
綜上所述,學生作為音樂接觸的比較廣泛的群體,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在民族音樂的教學過程,就要讓學生明白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真正地有助于民族音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