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學校在對校園突發實踐的應急管理和預案模式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安全問題,造成了比較惡劣的社會影響。國家教育部門高度關注學校突發事件管理,要求學校必須要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措施,確保在校期間師生的安全。
校園突發事件主要指的是在校園內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影響著學生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學習,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目前,校園內的突發事件主要類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非人力控制因素(包括突發的自然災害,例如地震、雷電、臺風等)、校園公共設施的安全隱患問題(例如用電起火、設備倒塌、設備漏電等)、群體性事件(包括踩踏事件、打架斗毆等),這些突發事件都會給學校師生的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造成比較嚴重的事故后果,必須引起重視。
目前,各類學校應對突發事件的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忽視應急管理和預案模式的執行,學校雖然制定了相關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制度和規范,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很少按照制度進行,導致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難以實現有效降低。
第二,缺乏應急演練,學生應急能力低下。學校因為忽視了對于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預案模式執行,導致一些師生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不知所措,表現出慌張、無力,不能及時將突發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因為應急知識的不足,本來可以完全避免傷害的事件,卻造成了嚴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第三,缺乏專業培訓,各方職責不明。學校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制定和管理的不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校缺乏專業的應急預案管理和講解人員,要對學生開展應急知識講解和模擬事故演練,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指導是很難實現的。目前,很多學校的應急管理都是由專業課教師代理的,他們缺乏系統的突發事件處理理論指導,無法給到學生專業的講解。
為進一步深化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保證全校師生在災害發生后安全、有序、快速地進行逃生,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更好地鞏固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學校要積極開展安全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對此,學校應做好詳細的方案,召開安全應急演練活動工作會,明確演習時間、職責、路線,要求領導、教師全部參與組織,做好一切應急準備工作。例如,開展突發火災的應急演練,要盡可能保證演練場景的真實性。某學校開展火災應急演練,“叮——”急促的警報聲在園內響起,“著火災了!同學們。”老師大聲呼喊,學生們聽到后,迅速捂著鼻子,按學校規定的撤離路線,從各自教室迅速有序地跑出教學樓,疏散到操場上。在疏散過程中,老師們守護在各樓梯口,喊著“快跑,別擠……”把摔倒的學生迅速扶起,讓全體學生在1分鐘內安全、迅速地撤離到操場上的安全地帶。通過演練,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同時提高學校師生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
針對現階段學校網絡安全問題頻發的現狀,學校要針對性開展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活動。演練模擬在工作中發生有害程序、網絡攻擊、信息破壞、網絡輿情及其他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檢驗參演單位在安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響應能力、處置能力和可持續防控能力。參演師生需提前籌備,堅守崗位、嚴陣以待,主動作為。通過演練,進一步明確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和規范。進一步加強參演人員的信息系統安全防范意識,進一步鍛煉和提升學校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事件響應、處置和可持續防控能力。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預防校園各類安全事故,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學校可就校園安全與應急管理開展專題培訓會。培訓中要對當前學校突發事件的特點及學校應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如何抓好學校的應急管理和對出現事故后的先期組織及善后處理進行重點培訓。學校要將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將教學質量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的要求。通過培訓,明確各方面的職責,讓全體教師更深刻的認識“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各部門對自身安全工作更加重視,各班主任及教師強化應急預案管理,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學校突發事件的危害之大難以想象,要提升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利益,學校必須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和預案模式完善工作,針對目前應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和優化,不斷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