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高職圖書館自出現以來,到今天已經有了十幾年的發展歷史,在取得不少顯著成績的同時,無法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發展不平和,輕視了內涵發展,目前隨著高職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職圖書館急需進行轉型升級,從而為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提高充分的資源服務,實現高職圖書館事業的協調發展。我國對于高職圖書館事業十分看重,在2012年教育部制定了相關的高職圖書館發展建設指南,在進行制定時,所有參與人員討論的問題最多的還是關于當前高職圖書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當前高職圖書館發展極不平衡,單單在經費方面,最大于最小之間足足有數十倍的差距,面對這種情況,不能無視實際情況,簡單地對各地高職圖書館進行統一指標評價,而是應當科學合理地對評價指標進行設置,做到符合實際情況,才能有效縮減整體的發展差距。因此需要建立起協同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平臺,將高職圖書館的真實發展水平反映出來,才能更好地幫助高職圖書館向前發展。
協調管理指的是對協調組織所管轄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政資源進行不斷更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共同向著一個效率目標進行活動,提升組織的效率和水平。隨著時代向前發展,信息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協同管理不僅僅指的是組織內部的管理工作。縱觀歷史長河,無論是蒸汽革命中的工廠制度,還是電氣革命中的科學管理和工時研究,亦或是信息革命中管理科學與信息技術發明應用,都是以當時技術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最先進成果來作為手段,統籌協調管理工作中的各個部分之間的連系,通過數學計算進行分析,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的協調統合,達成組織作用的最大化。協同是指在更高層次上,為滿足用戶不同需求,利用協作對用戶復雜需求進行滿足,實現雙方的共贏互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求雙方形成良好的協同關系,可以進行彼此配合協調。
在高職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協調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開展,即行業視角下的組織協調和個體視角下的人員協調。
組織協調指的是同區域或者跨區域的高職圖書館建立起交流合作平臺,通過平臺,做到彼此之間協作、交流和共享,有效提升雙方的競爭力,為高職圖書館的發展進行共同探討謀劃,從而有效解決當前的高職圖書館在整體發展情況上存在的不平衡問題。
人員協調屬于個體內部之間的協調,即用戶與用戶、職工與用戶、職工與職工之間相處模式的協調。人員協調是組織協調的基礎,沒有人員協調,組織協調的實現與展開自然無從說起,通過框架協同模式,可以有效地引導自我協同模式走上正確的發展方向[1]。
所謂績效管理,指的是各級管理者和下屬職工為了實現組織目標所共同參與的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目標提升、績效結果應用的持續循環過程。從字面上績效可以理解為成績與效率,成績指的是組織和員工所實現的成果目標,效率則是組織及員工的內部運行水平,成績和效率互為共鳴。通過績效管理,有效提升業務管理水平,達成預定目標,常見的類型有PDCA循環模式,即從計劃到實施到檢查到改進再到計劃的模式[2]。
圖書館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型機構,雖然并不是以營利作為最終目的,但是在進行管理時,也可以采用績效管理的方式來實現服務水平的有效提升,通過在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入績效評價,能夠有效地激發出現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實現圖書館預定戰略目標的達成,這種管理方式就是圖書館中的績效管理。
經過觀察調查,目前國內大部分高職圖書館采用了公辦制度進行運行管理,存在著實際運行與考評工作脫節的現象,評價開展缺乏標準或標準尺度過于寬松,績效沒有和薪酬、職位晉升等方面進行直接聯系,管理不全面,沒有將績效管理的作用徹底發揮出來。當前高職圖書館中,雖然有的安排了目標管理、履職考核、預算管理、業績管理等多項管理安排,但在責任、職權、利益方面上沒有做出細致目標,考核工作流于表面,考核工作不夠客觀公正,沒有有效監督考核過程等。
通過開展績效管理工作,第一能夠達成長期運營目標落實,深化改革圖書館服務事業,其次,通過績效反饋,可以詳細了解圖書館運行過程中的各項重要管理事項,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起到良好的預警效果。同時通過績效管理,可以構建出合理的薪酬分配和人事安排機制,增強管理工作水平。通過績效管理,可以做到有效溝通,在高職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館內各項工作環節之間進行績效信息交流,做到彼此協調,共同提升。最后,通過績效管理工作,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高校圖書館自身的服務績效,對圖書館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進行提升,發揮出更加理想的社會職能。通過開展績效管理,為圖書館及下屬員工設立明確工作目標與具體方向,有利于實現員工個人和集體的創
造性與積極性有效提升,實現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將具備不同能力水平的員工安排到更加適合的崗位中,充分發掘出員工與圖書館的權利,達成各項資源有效配置,充分發揮,進一步拓寬職能,增強競爭力,從而為廣大師生乃至社會全體提高更加良好的優質服務,充分實現高職圖書館設立的目標。
當前的高職圖書館由于發展歷史較短,在管理經驗方面的累積不夠充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顧頭不顧尾的無序發展模式,缺乏發展的預見性與系統性,為了更好地實現高職圖書館的正常發展,就必須做到科學發展,合理規劃,協同安排,開展績效考核,更好地進行發展定位,找出符合自身情況的科學發展道路。
通過基于協調管理和績效管理理念建設起來的系統平臺,可以有效地對各地高職圖書館建設進行指導,考核評價各區域高職圖書館的建設水平,實現同區域乃至不同區域高職圖書館之間的有效溝通、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減少當前高職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不平衡現狀。在進行平臺的構建時,應當將協同管理理念引入到建設工作中,使得平臺在行業層次上和個體層次上具備相應的服務功能,通過系統管理推動高職圖書館個體運行水平向上提升,通過協同合作的方式來帶動高職圖書館整體科學發展[3]。
為了更好地落實貫徹教育部提出的指導文件,各省市應當以自身實際情況作為基礎,制定出符合實際建設發展情況的評價機制,并進一步進行細化,制定出相關的評價指標細則,搭建起科學完善的系統平臺,對建設工作進行規范監督,為各類高職圖書館提供均衡科學的發展道路,在整體上均衡提升高職圖書館服務水平。在進行高職圖書館評價體系時,應當將協同管理和績效管理作為工作開展原則,以績效評價作為基礎開展協同管理,做到評價與建設共同進步,讓各地高職圖書館通過綜合績效實現不斷發展,,實現結構優化、服務創新、管理健全,實現長遠發展。
在構建平臺時,可以將平臺結構設置為三重邏輯模式,建立三層管理平臺:第一層為中央教育部門下屬高校圖工委、CALIS管理中心,第二層是各個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門及相關高校圖書館管理部門,第三層則是各地的高職圖書館,各層之間建立起有效及時的循環反饋機制。通過這個基本構架,可以真實實時地對各高職圖書館的相關信息數據進行收集,集中到中間層或頂層進行處理,再由頂層、中間層向底層進行指導,將績效管理作用徹底發揮出來,形成高效良性循環,再經過不斷優化提升,推動高職圖書館事業的均衡發展。
通過建立評價體系,一方面能夠為發展較好的高職圖書館指明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幫助發展較差的高職圖書館縮減差據,為高職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提升、基礎建設、夯實內涵、資源優化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指導和參照,從而更好地幫助我國高職圖書館事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2]文南生,龍國華,張偉.對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績效系統平臺的思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12(2):121~124.
[3]郭薇薇.高職院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平臺建設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6,12(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