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秀
陜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學
高中政治與時事政治,兩者互通有無,聯系密切。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講授高中政治的過程中,既要進行時事政治教育,又要抓住時政特點加以運用。同時,時事政治的運用并不是生搬硬套,要講究方式方法。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如何運用時事政治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本文將結合兩者的關系展開論述。
隨著現代化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與不斷成熟,“以學生為中心”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前教育的綱領性的思想。教師在教學階段,應當全方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時事政治的內容涵蓋了如今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重點是體現社會的焦點問題、熱點問題,因此,在極大程度上展示了如今的社會發展與革新。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掃除教學中師生間的時空限制,極大地提升了政治教學的多樣性。
高中政治教學在為學生提供了相關理論知識時,同樣也達到了思想引導功用。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學習階段,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同時,也同樣在接收到某些思想的感化。故而,高中政治教學需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把學科理論與外界環境進行緊密聯系,把理論知識與國內外實際政治現狀有機結合,最終培養學生深入分析時事政治事件的能力。與其他學科教學不一樣的是,政治教學不但能夠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可以正確地把握、理解我黨政策,還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學生們開始逐漸由知識的接受體轉變為了知識學習的主體和傳遞對象,教師必須為學生們提供一個相對平等的教學環境,重點關注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關注實際生活和現實社會,培養學生們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促進他們在政治學習中的可持續發展。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實行合作制的學習原則,在素質教育中,將時事政治融入到政治教學里,倡導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構建起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使高中政治的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使政治在高中生的生活中散發出無限的魅力。興趣是高中學生學習的最好導師。在高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政治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舉行一些時事政治的專題講座,高中階段的政治教材普遍存在一種滯后性,不利于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型人才,為了全面提高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縮短綜合素質和教育目標之間存在的差距和矛盾,教師們要處理好教學目標和學生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高中教師定期在班級內舉辦專題的講座,對社會上發生的各類訊息給予及時的評論、剖析和講解,提高學生把握時事政治的能力,激發高中生對于政治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一種與時俱進的思維。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們聯系實際,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提高整體的課堂學習效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要把握好時機,通常情況下,我們總結為以下幾個關鍵點:第一個是上課之前的五到十分鐘;第二個是將要下課的前五分鐘。運用時事政治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實際的社會新聞,將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的聯系,使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對于時事政治的運用,我們也專門采訪了幾位高中政治教師,他們通常喜歡在以上兩個節點引入時事政治,因為在以上兩個節點中,一個是能夠使學生們進入狀態,對將要學習的課程產生好奇心,另一個是使學生們保持注意力的同時,也為下一節課學習做好了鋪墊。這兩個時段的引入相得益彰,共同促進。比如說,在講解高中政治教材中“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下課前的一段時間來與同學們分享海外孔子學院蓬勃發展的現狀,對當前的時政熱點話題進行簡單的總結及擴展,這會讓整個的政治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們感受到政治課堂的精彩和有趣,讓學生們愛上政治課堂,愛上學習政治。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擴展學生的眼界,開闊學生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的政治教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忽視了時事政治的積極作用,課堂教學過于刻板,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要轉變固有的教學思想,豐富課堂時事政治的教學方法,使用現代化設備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內心明確時事政治的作業,更好的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