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清清
聊城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
喜劇小品是語言類節目,語言只有通過演員的感受和理解具體地體現出來。喜劇小品表演在語言的技法上首先要求臺詞聲音的表現力。把話說得悅耳動聽,要包袱寸,即用藝術技巧抖包袱時,要掌握好寸勁,要掌握遲疾頓寸,遲是慢,疾是快,頓是停頓,寸是寸勁兒。還有要相聲倒口,學方言語音,學哪省人說話要象哪省人。不僅方言語音要學,還要根據內容細膩刻畫人物的性格待征。掌握的方言越多,表演喜劇的發笑元素就更多。相聲是笑的藝術,喜劇小品表演只有在語言上多學習話劇、相聲演員的基本功,才會在語言上游刃有余。
語言、發聲是戲劇演員從事舞臺表演專業活動的重要工具。舞臺上的語言、發聲不同于生活中的語言、發聲,其訓練要求清晰響亮具有傳送力,使觀眾聽清臺詞;還需要音質悅耳動聽富有感染力,既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又善于吸引觀眾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不一定要大珠小珠落玉盤,但至少要讓觀眾聽清楚你說的是什么。此外,演員的發聲器官須通過鍛煉達到經久不疲,保持健康和活力,以勝任繁重的演出活動。即便有時候為了刻畫人物、讓角色更加滑稽詼諧故意結巴、大舌頭、或男女反串、裝腔作調也要以能夠以聽清楚為準。
有人會想,我說這句話要符合人物形象啊。人物形象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靠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組合而成的。所以先要善于表現單句,要學會語氣、語調處理,掌握臺詞的節奏和語言發聲的性格化技巧訓練。在不同的情形下,同樣的單句可以說出不同的語氣、語音、語調。
哪里重音,哪里停頓,哪里一瀉千里,哪里一字一頓。內容大致有發聲姿態、呼吸方法、元音發聲、音素過渡、咬字肌力、共鳴位置、擴展音域、聲區連結、音量力度、聲音造型等。除了直接使用說的方法練習以外還廣泛利用一些歌唱練聲的方法按照音階音程拉長字音練習發聲。
喜劇小品中的話劇小品是以語言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體驗的基礎是動作,是要真正行動的、是要合其情理的、在舞臺上要真聽真看真感受,要和對手交流、強調的是在內心的體驗基礎上再進行外部的體現,要在舞臺上真正的生活,不要演戲。強調的是動作是人物內心的自然流露。所以話劇演員訓練開始時,一般都著重于從培養與發展演員的基本創作素質入手,經常運用各種類型的游戲、即興練習、啞劇技巧、假面練習、動物模擬、人物模擬、人物形象小品和表演小品等方式來進行訓練。對形體動作的要求,是既要基本接近生活狀態,又要區別于生活而具有舞臺感,受到舞臺的制約;既要有造型感,富有表現力,又不能有固定的程式,因而必須是具體的、鮮明的。為此,演員的形體必須松弛靈活,協調自如,動作輪廓明晰,抑揚頓挫有致,感應機敏,可塑性強,既能傳情又能達意,并且善于捕捉和模擬各種人物的外部特征,以適應扮演不同年齡、職業、性格的人物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性格上演變的需要。
可是一般來說,喜劇是以諷剌或嘲笑丑惡落后現象,從而肯定美好、進步的現實或理想為主要內容的。喜劇最重要的是要創造喜劇性格,通過巧妙的結構和詼諧的臺詞,運用夸張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產生引人發笑的藝術效果。話劇喜劇人物如果僅由性格決定內心動作的自然流露有時候會達不到理想的喜劇效果,所以必須加入夸張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而這些夸張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必須得益于受相當規范的程式化身段的訓練。沒有或缺少這種訓練,喜劇性格用夸張和滑稽形象來刻畫就會缺少韻味、美感,外行看了不覺得,行家卻能一眼識破。
喜劇小品表演還要吸納舞蹈的表演元素。中國戲曲與西方國家的歌劇不同,不僅語言音樂化,形體動作也必須高度舞蹈化,于是產生了種種富有舞蹈美和塑形美的身段、工架和武打,使聽覺形象音樂化,視覺形象舞蹈化,歌舞結合,唱白和諧,視聽同感,而這些歌舞進入戲曲后,又必須產生一個質的飛躍,即戲劇性。“中國戲曲表演藝術中的程式動作,是把戲劇動作與舞蹈動作高度結合起來的產物”。當然,表演程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創新,但必須合乎規范,所謂“戲不離技,技不壓戲”,戲與技的完美結合,應是戲曲表演的最高審美要求。戲曲喜劇小品如果離開了程式化表演,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戲曲喜劇小品了。
還有喜劇小品表演要擅于“變臉”。臉是觀眾在欣賞節目的時候注視時間最長的部位。如果離開語言就看不懂劇情的表演還不是完美的喜劇表演,至多可以說是生活的原樣在舞臺上所謂藝術化的呈現,是在靠劇本的喜劇元素和裝扮的滑稽在表演喜劇。觀眾在看完節目知道劇情之后如果不會對演員的表演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因為演員沒有完全掌握喜劇表演的高超技法。歷年春節晚會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總是趙麗蓉、趙本山、宋丹丹的喜劇形象,就是無可辯駁的原因了。
另外喜劇小品表演不能忽略對各種特殊形體模仿的訓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劇體系創立之前,演員的技巧訓練通常是以外部技巧和表現方法也即模仿訓練為主。這里重點強調一下模仿動物。演好動物,必須利用情緒記憶,到動物園去仔細觀察你要模仿的動物,在各種情況下的活動,抓住最有趣、最有代表性的細節,也就是說要抓住最主要的特點。不光做得像、形態對,還要把神態真真切切地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