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欣 李華秋 羅 婷 楊鑫藝
順德碧江村和逢簡入圍了中國都市景觀大賽各單項獎前三名,逢簡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改造、生態環境建設等民心工程,保留嶺南水鄉文化和傳統民俗。碧江村是目前順德區唯一同時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兩個國家級稱號的古村。
順德水鄉的魅力在于文化的魅力。美食文化、祠堂文化、戲水文化三者相輔相成成就了順德水鄉獨特的文化底蘊。戲水文化是順德水鄉的重點文化特色,展現出了順德水鄉人民對水之熱愛,更是對水文化的一種癡迷與傳承,龍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每個順德人民的心中。在國慶節,在順德不僅可以感受到順德人民的熱情,還能深深的體會到順德人民在水中龍舟競賽、載歌載舞、傳統文化表演、功夫比拼等傳統文化的魅力[2]。
順德已經成立順德區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開展了“一河一策”重點河涌整治工作和推進桂畔海水系綜合整治工程試點[3]。順德區河長會議中決定:順德的76條主干河涌將在2020年前消除劣V類水體。不過,順德水環境的改善使區、鎮兩級財政面臨巨大挑戰,面臨水環境整改后續攻堅戰等問題。
經過多年治理,水鄉河涌水質得到了控制,但順德水鄉地區的河涌水質仍有待改善。某一地區的水鄉有旅游開發的意向,居民的河涌保護意識會加強,認為環境保護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尚未開發的地區,即是破罐子破摔,被污染的河涌附近居民只能通過搬遷來解決這個問題。
2003年順德區人民政府就印發了《順德區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通知,前兩年政府開發了678文化街,政府將文化街沿岸的樹木修整,并設置了一污水處理廠在河上游,河里也有種植相關水生植物,但根據當地居民介紹“自從678文化街開發過后,政府便沒怎么管過這里了,”走訪當地居民的時候,發現后期并沒有相關人員跟進河涌治理情況,污水處理廠也只是擺設。佛山市發布的《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到要加強社會監督并公布佛山河長微信公眾號、APP來向全社會公布河長名單、水質現狀等。但名為“佛山市河長辦”的公眾號暫時未有發送任何信息。大多數河涌的“河長制”公示牌暫未樹立且樹立的也是不易找到。
古橋和祠堂是順德水鄉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味地開發水鄉卻對水鄉歷史遺留的建筑不加保護無疑是與環境保護的理念背道而馳。旅游開發應當尊重傳統的文脈和特色,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城市發展規劃中。水鄉的開發加重了河涌治理的難度,水鄉商業化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游客增加、文化氣息減少,游客增加了相關的基礎設施勢必會增加,游客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勢必會影響到水鄉周邊環境,一旦達到環境最大承載量,水鄉就會面臨著消亡,并且這種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
從全國經濟重心南移加上“笑貧不笑娼”等因素促使“利益觀”開始占據居民價值觀主導地位。距離風情街不遠處的污水處理廠大大地改善了周圍的環境。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河道上漂浮著生活垃圾。為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順德,感受順德的風土人情,體會順德水鄉的優美環境和品嘗到當地美食,在原本的基礎下打造風情街商業區,但景點過度商業化掩蓋了地方特色。
對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政府不僅要把控風向,更是要引領物質文化發展的方向,注重頂層構建和基礎設施改造,更好地發展當地的特色文化。
水鄉建設熱潮的警鐘也隨之響起,水鄉文化發展存在技術驅動特征明顯,水鄉建設規劃相對主觀與城市建設脫節,周圍環境缺乏融合等弊端。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源,主要在于水鄉建設缺乏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水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由于各個地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各不相同,水鄉建設必然是圍繞當地的戰略定位、具體問題,制定頂層設計規劃。建設過程當中,依托自主創新能力和方案集成能力地不斷加強,避免盲目跟風、重視頂層設計,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才能挖掘到適合順德水鄉發展的道路。
飲食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部分,均安蒸豬、順德雙皮奶、倫教糕等都是順德特色小吃,傳統的商鋪里擺放著順德傳統的小吃供游客挑選。水鄉產業的開發商們,要是擁有更加長遠的規劃,開發人們從未了解到過的順德美食,這將會帶來更多的財富。
水鄉產業開放商和政府應該通過深入的現狀調研,在概括提煉順德水鄉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其文化內涵,整體的保護傳統的飲食文化及其文化內涵。
河涌治理不僅需要政府資源的投入,還需要全民的投入。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治理河涌,向游客、居民做好思想工作,才能順利地從根源上解決河涌污染的情況。將截斷污染與景觀建設同步進行,在治理河涌的同時也要
對河涌兩岸的綠化進行提升與改造。河涌是順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居民與政府齊心協力,把河涌與環境、人文結合起來,促進水鄉文化的發展,讓順德人更為之自豪。
1、從制度推進污染治理[6]
2016年12月,中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通知,把河流治理責任明確到河長身上。但這遠遠不夠,還要從立法層面提高企業排放標準與違法成本,順德近代發展中沒有擺脫先發展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環保部門尚未處分發揮管理職能,使順德水體污染愈演愈烈。建立有效可行且讓違法者敬于法止于法律底線前的制度才是推進污染治理的好方法。
2、注意水鄉文脈的保留與傳承
順德水鄉文化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等文化最早發祥地,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沉淀與歷史傳承的背景。順德水鄉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要結合中國漢文化的特色,在突出順德水鄉文化的地方特色時,避免過度商業化丟失地方特色。以傳承為主線,降低順德水鄉文化的開發對居民的不良影響;以還原水鄉文化真實性為基礎進行開發,結合順德傳統民俗活動、水鄉民間藝術、節日慶典等多種方式使水鄉文化的光芒更加耀眼。
1、保護水鄉文化城鎮是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
順德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完整的風貌景象、深厚的文化沉淀成為廣府水鄉文化眾多城鎮的典范和代表,隨著時間的流失各種文物已經開始遺失,隨著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明的訴求也不斷提高,對其保護和發展有利于挖掘文化內涵,社會的健康發展更要輔以精神文明的發展,把水鄉文化的精神內涵有機結合到城市綜合治理體系才能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2、水鄉城鎮的歷史價值,文化精神與對當代的啟示
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中國社會開始同質化發展,城市發展以鋼筋水泥大廈為標志逐漸喪失地方特色,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斷層造成大量文化傳承的流失,城市開始丟失自己的內涵,變得千篇一律,城市景觀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地方文化影響著地方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準則,集中提現了這個地方的文化特色。順德作為廣府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以其獨有文化特色結合順德自然景觀的發展。提取千年歷史文化沉淀,注入城市建設理念中,打造特色文化城市。
[1]謝金生.順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J].文化學刊,2015(12):130~136.
[2]丁媚英,王慧倫.順德:水變清景更靚[J].環境,2016(09):76~79.
[3]揭小鋒.佛山市順德區桂畔海河水系綜合整治措施[J].環境與發展,2017(0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