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敏
全民健身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得以進一步提升,逐漸趨于想象中的美好,物質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的基礎之上,更多的人開始對身體素質的提升加強了重視。如中老年人們喜歡的廣場舞日益火爆起來,他們在消費閑暇時光之余,也鍛煉了自我的身體,致使更多地朋友開啟了健身的旅程,隨著人們需求的日益增長,也就提高了對公共體育設施規劃的要求,基于全民健身戰略,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要求也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得以不斷革新與提高。
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經濟體育的價值也在社會中逐漸得以體現,全民健身也由不規則發展為常態運動,這也使得全民健身從無組織、個人自發等方面發展成有指導、參與度廣的一種全民性質的活動,通過各級政府的幫助,實施全民健身的有效戰略,將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參與,進而對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這一過程中,公共體育設施規劃便起了很大的作用,公共體育設施的完備是提高全民健身組織性參與、提升民眾參與度的基礎。
基于全民健身戰略下的公共體育設施規劃,需要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從個人組織自發的購買體育器材、體育設施,甚至前往健身房等等,演變成具有更多公共體育設施讓更多的人能夠免費使用體育設施,進而在降低人民生活花費的情況下促進全民健身的參與度。同時,公共體育設施作為基礎的公共體育設備,是能夠適應各類人群的,從小孩到老人,就從各方面都能夠有所涉及,綜合性的提高了人們的身體素質,這也體現了公共提月設施規劃下的重要作用。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公共體育設施的品質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同時在進行公共體育設施規劃時也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尤其是根據共同體育設施的特點進行合理規劃,從而形成全民健身戰略下的公共體育設施規劃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公共體育設施,究其“公共”二字便是應該對全社會進行開放的體育設施,這也是在進行公共體育設施規劃時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之一。在進行公共體育設施的場地設計、體育設施配置、維修等方面都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公共體育設施要涉及到各個年齡段人群,并通過相關研究材料所得出的合理的鍛煉強度來配置所適應的體育設施配置,并能夠滿足各個時段、各個人群、各個項目都能夠使用,從而提高公共提月設施的廣益性。促進全民健身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參與其中。
全民健身所推動的體育的發展,也對公共體育設備作出了嚴格的要求,在滿足人民的需求之下,建立與之相關的層級關系,對公共體育設施進行控制管理,形成長期性的可持續性的公共體育服務特性。通過這些,能夠進一步拓展公共體育的發展空間,以為人民服務為基礎,為全民健身提供系統性的,可控制的公共體育設施。在規劃上而言,便是做到了公共體育的服務性,從系統性的管理控制,能夠獲得不同層級的公共體育要求,進而滿足不同群眾的體育需求。
在以往的公共體育設備中,其體育設施類型過于單一,在全民健身的戰略下,不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體育設施的要求。在全民健身中所涉及到的體育項目比之以往也較為復雜,從體育活動本身出發,較為普遍的全民健身活動就有羽毛球、傳統武術、排球、瑜伽、籃球、足球、乒乓球、網球等方面,這也體現了人民生活越來越豐富,從而也就加大了公共體育所應當投入的力度。在進行公共體育設備的安置時,也要能夠貫穿多元,多方面運動相融合,從而滿足全民健身的需求,最終實現公共體育設施的多功能性,提高公共體育設施的涉及面。通過豐富公共體育設施,能進一步提高全民健身的活動的多樣性,從而多方面的進行體育活動,提高國民體育綜合素質。
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斷發展,關鍵在于實現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科學的體育健身氛圍。場地建設應利于群體活動的開展,發揮全民健身活動的延續效應,培養全民健身文化是全民健身新常態可持續的重要保障。推進社區健身指導站,國民體質監測點的建設,深化落實“運動處方”,通過收集一個人身體的各個指標,從而提出一個因人而異的健身建議,指導人們更科學地健身。因此,在進行公共體育設施規劃時,就要注重體育文化的形成,盡量以當地的人文特點相結合,能夠形成科學的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能夠促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越加美好,在這一過程中公共體育設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能夠形成符合人民日常生活,契合各階段人群的體育設施。這有助于更多的人參與到全民健身中,通過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能夠更好的推進公共體育設施的面向人群,從而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對我國的經濟體育發展進一步的提升。
[1]蔡云楠,谷春軍.全民健身戰略下公共體育設施規劃思考[J].規劃師,2015,31(07):5~10.
[2]閆永濤,許智東,黎子銘.面向全民健身的公共體育設施專項規劃編制探索——以廣州為例[J].規劃師,2015,31(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