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秉燦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快餐企業遍地開花,手機、電腦也發展迅速,再加上學生的學習壓力普遍較大,缺少鍛煉的時間,我國學生體質下降現象嚴重,肥胖、高血壓等成了學生,尤其是我們高中生的一種常態。這顯然不符合我國的戰略性人才培養計劃,隨著高考教育改革帷幕的緩緩揭開,改善學生體質也刻不容緩,只有對我國體質教育思想的發展歷史進行全面的回顧與反思,才能找到落實體質教育的方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體質教育在我國的萌芽已經產生。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體質教育的思想日臻完善,并且在各級學校普遍實行,但是由于我國教育界的某些學者對體質教育理解的片面性與盲目性,認為體質僅僅是指學生的身體健康程度,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遭到了一些專家學者的批判與否定,體質教育并未真正落實[1]。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我國的教育理念逐步與國際接軌,之前一味模仿蘇聯的教育模式也在某種程度上得以糾正,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涌現出了大量的人才,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穩定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然而,在現行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幅提升,身體機能卻下降明顯,以高中生為例,重點高中學生的近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總而言之,我國的體質教育思想在較長的實踐中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國民對體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理想。
高中生毫無疑問是我國的一個特殊群體,我們正在走向成人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將要長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我們的健康尤為重要,但是人們平時只是關注我們的成績,高中生們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的體質究竟如何卻很少有人在意。
相關專家對高中生的生活進行了研究,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某重點高中的學生自五點三十分開始起床,到達教室,晚上十點鐘下課。除去吃飯的時間,我們要在教室里坐十幾個小時。體育課很有限,一周只有兩節,就是這兩節體育課也會被班主任及其他授課老師以各種名義占用,到了高三,體育課竟然以耽誤學生學習時間為由取消。高中生們唯一的鍛煉身體的機會就是每天上午的課間操。而這些課間操只是讓學生們機械地跑步,忽視了學生對情感、
心理及運動文化的學習。因此我們可以在高中校園里看到兩種極端,要么身體孱弱,瘦骨嶙峋;要么肥胖過度,氣喘吁吁。
這種情況并非個例,而是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高中存在的通病。近年來,高中生學習益發刻苦,考上名校高校的人數越來越多,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們的學習成績是靠犧牲自己的身體換來的。高考成績不能陪伴我們一輩子,但是我們的身體卻要跟隨我們一輩子,這種無異于“殺雞取卵”的行為,必須要得到糾正。
首先是要讓各級教育工作者明白體質教育思想的含義以及重要性,真正重視起學生的全面發展,讓體質教育不再是一紙空文。體質教育思想不單單是指的學生的身體健康,還包括學生的心理、情感健康以及對運動文化的學習。各級教育部門也應當重視起對體育老師的培養,為學生的體質教育提供一個有力的指引[2]。
其次是要讓學生重視起體質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分數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成就高低的唯一標準,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和情感,才真正讓自己受益終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心里清楚,教育不可能把每個人都培養成學霸級別的人物,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考上清華北大一般的名校,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教育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讓我們每個高中生都真正成為一位合格的公民。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人像樹木一樣,要使我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而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我們高中生把從學校里學到的東西都忘記了,我們頭腦里剩下的便是教育。在此祝愿體質教育在我國教育體制中能夠真正實行,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1]左濤,高嶸.我國體質教育思想的發展回顧與反思[J].運動,2015(5):84~86.
[2]陳權.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回顧、反思與建議[J].長春大學學報,2017(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