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孝宏/孝義市圖書館
“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圖書管理的模式,改變了傳統圖書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對于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互聯網絡的安全問題等。圖書館應該理性看待“互聯網+”,認識到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加強對互聯網的應用,實現圖書的信息化管理,采用積極措施,規避互聯網絡帶來的風險。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行各業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十分廣泛,在圖書管理中,依靠互聯網,開展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圖書資源的網絡共享,圖書網絡管理系統,可以為人們提供公用檢索、文獻傳遞、館際互借、電子資源導航等功能。這些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應用,對于讀者從網絡獲取圖書資源,提供了有效途徑,促進了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然而在互聯網同圖書管理結合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限制了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問題有:
目前,許多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緩慢,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意識不強。圖書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管理理解存在偏差,認為圖書管理信息化只需要安裝電腦以及相關的應用軟件和設備,忽視了圖書管理員在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導致部分管理員缺乏相應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無法熟練地操作系統,限制了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在人們傳統意識中,認為圖書管理工作復雜、繁瑣,缺乏發展前途,一直對于圖書管理工作不重視,從事圖書管理的人員,不是兼職就是未經過專業圖書管理知識培訓,這些非專業的圖書管理人員,缺乏圖書管理的素質,限制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圖書管理在信息資源建設和安全建設方法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依托網絡雖然在圖書信息搜集、存儲、檢索、加工方面有著極大地便利,但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圖書資料尚未實現完全集中,許多資源無法共享。此外,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網絡圖書館的建設,必然會帶來安全隱患,圖書館網路系統容易受到病毒或者黑客襲擊等,導致數據丟失或者被篡改。
信息化意識薄弱是導致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緩慢的重要因素,重視程度不足,從圖書館領導到圖書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認識不足,因此,只有加大宣傳,提升信息化建設意識,才能保證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首先,領導層給予重視,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并對信息化建設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其次,圖書管理人員提升信息化建設意識,學習信息化相關技術和知識,培養自己的技能。
圖書管理工作的進行,離不開圖書管理人員,做好圖書管理人員的培養,提升其專業素質,信息化素質,使其更好地滿足圖書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首先,專業人才引入。從外部聘用圖書管理專業的人才,做好圖書管理人才的儲備工作。其次,加強內部培訓。定期對圖書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培訓圖書管理的相關業務知識以及信息化知識。最后,建立人才管理機制。針對圖書管理崗位人才流失的情況,建立晉升或者獎勵機制,依靠福利待遇,更好的挽留人才。
圖書館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圖書館屬于服務部門,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傳統圖書管理模式,工作效率偏低,圖書檢索耗費時間,影響人們的讀書體驗。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依靠圖書管理系統的建設,讀者可以從網絡登陸圖書館系統,自主檢索和閱讀感興趣的讀物。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設備和技術投入,因此,圖書館需要加強這部分的資金投入,提升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首先,購買先進的硬件設備。例如,電腦、掃描儀等,提升圖書管理人員查找、借閱的工作效率。其次,建立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圖書資源的網絡共享。最后,加強對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的網絡防護。信息時代下,網絡的公開性,圖書管理系統容易受到黑客或者病毒的攻擊,需要做好網絡安全的防護,保證圖書網絡資源不受到非法侵害。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圖書管理工作也改變了傳統管理模式,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人們可以從網絡登陸系統,閱讀相關圖書資源。但互聯網也存在安全隱患,網絡病毒、黑客的存在,威脅圖書管理系統的安全。為了促進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首先,提升圖書管理人員信息化建設的意識。其次,加強圖書管理人員的培養。最后,加大資金投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在娟.“互聯網+”背景下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J].科教導刊,2017(28).
[2]沈婉茹.圖書管理信息化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文摘版,2016,2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