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衛
禹州市小呂鄉中心學校
每一位教師都知道班主任難當,做一名合格的成功的班主任更難,學生難管是不爭的事實,班級與班級之間又不一樣,這就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這就需要班主任根據自己班的學生特點,自己去摸索探討適合自己班級的管理方法。
(1)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和自身學習觀念不強,一部分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差,經常遲到、曠課、抽煙、上網成癮、過早談戀愛。不講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缺乏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愛打瞌睡,作業不做,學習成績差得不能再差。盡管學校規章制度十分嚴明,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每個學期仍有一小部分學生累禁累犯。
(2)目前,有大量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厭學情緒十分嚴重,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這一小部分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進入初中,幾乎不能用分數來衡量,學習成績好也罷,差也罷,全部錄取初中學習。進入中學,課程增加,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隨之增加。這一部分學生由于日常不重視學習,到了初二、初三就跟不上好一點的同學,逐漸掉隊,漸漸地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3)班主任對違反紀律的學生教育和處理困難。教育本身不是萬能的。無論哪一所學校哪一個班級,都有違反紀律的學生。班主任對這種違反紀律的學生的教育和處理是非常頭疼的事情。雖然班主任對這些學生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但有的仍屢教不改。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老師工作中用汗水和智慧身體力行方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切實感受到:對待學生要充滿誠心愛心。班主任要像“一團火”對學生滿腔熱忱一身溫暖;要像“一池水”點點雨露滋潤心田;要像“一盞燈”照亮道路指引航程。在班級工作中我注重啟發引導教育感化尊重愛護每一名學生,不歧視任何人。樹立“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成才”的思想。大膽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優化他們的自我意識,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我管理的意識在班級中逐步形成。當然也有違紀現象出現,當有的同學管不住自己時,會在其他同學善意的提醒和老師的暗示后,馬上收斂,自覺反省并改正。我班有一名女生,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胸無大志,只追求吃喝玩樂,由于是留守孩子,疏于管教和照顧,對自己的孩子改過自新,失去信心。但強烈的愛心和責任心,使我下決心把孩子的心帶回課堂,我深信,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我從生活上體貼關心她,慢慢感化她,逐漸培養感情。有時也結合她身邊的小事,感化影響她,并及時觀察她的動向。循序漸進。使她振奮精神從頭做起。通過細致入微的思想工作這名學生不僅改掉了不良習慣而且把精力用于學習,并以理想成績考入了正式中等專業學校。而且年年被評為優秀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就在于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關心愛護學生,師愛和母愛一樣是神圣偉大的。
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你的成績。英國有一句名言:沒有目標的航行猶如在黑暗中遠征;我在帶班伊始就和學生一起協商制定班級的奮斗目標,并將該奮斗目標打印出來張貼在班級顯眼的地方。讓學生首先明確我班要在學習,紀律,衛生等各方面都必須走到年級的前面,先拿到校級優秀班集體,然后再去沖刺更高的榮譽。有了這個奮斗目標,同學們就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級會更加地團結,更加地有凝聚力。我想不僅一個班級需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而且每個學生也需要有自己的個人奮斗目標--大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小到每一次考試的目標。老師除了將知識和方法傳授給學生之外,還應要求學生并幫助他們制定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好高騖遠的目標是非常必要的。我經常在考試后統計班級分數時在每人每科的分數后空上一欄,我把它叫做“目標分數”,也就是下一次考試他要達到的目標成績,有時讓學生自己制定,有時在家長會上我和家長,學生三方一起制定。
我想除了老師想辦法,下功夫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外,學生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農村學校學生家長文化素質不高,對學習重視程度不夠。但我們不能因為家長這些原因而忽視家長的作用。我經常給家長說,學習不是學生個人的事情,知識不僅改變學生一個人的命運,而且可以改變一家人的命運;小學,初中,高中老師猶如鐵路警察--各管一段,而家長,孩子就是您的100%,孩子,不光需要父母給他衣食住行,更需要家長的心靈關注,創建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除了給家長講這些道理之外,我還讓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家校聯系本。每天將各科作業記在家校聯系本上,班里有專人負責檢查簽字,每天回家寫完作業家長檢查完后在本子上簽字,第二天再交給老師,老師在改完作業后在本子上做出反饋;這樣可以督促孩子每天按時完成作業,讓家長每天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有時我還在本子上給學生寫一些“私房話”,來和學生交流最近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困惑,分享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悅;有時也和學生家長在本子上交流一些教育孩子的做法等等。
農村班主任工作是個細活,時代、社會在變化,教育教學的背景在變化,班主任面對的教育個體在變化,我們的教育教學內容在變化,教育方式方法也要變,在求變中提高,這是個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