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元
【摘要】雙一流的建設任務是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著力培養復合型優秀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眼視光專業人才是指具有專業的眼視光、眼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并掌握眼鏡檢測、驗配,屈光不正矯正和視覺訓練的眼視光醫療技術人員。真正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工作技藝的改進上,在不斷運用新技術創造新技術的同時,不斷超越自我,實現社會價值。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依靠其高超的技藝,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不斷創新的工作精神,才能成長為高素質工匠。
【關鍵詞】雙一流 眼視光人才 工匠精神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29-02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一直重視專業知識的教學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但對人的素質發展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它體現了典型的功利主義思想“技能第一背離了教育人的教育目的。在這個概念下受過訓練的人缺乏工藝,很難生產出復雜的產品。這種理念下培養出來的人缺乏工匠精神,無法創新技術,超越自我,實現社會價值。
“雙一流”的建設具有戰略依從性和市場化的鮮明價值取向,形成了實踐性的改革策略,實現了進位趕超、自主化、差異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
工匠精神是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全面提高高校創新能力,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基礎和保證[1]。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勞動產品改進、自身技藝提升、自我認識加深的持續不斷的追求的生活取向[2]。
一、目前高職院校培養眼視光人才的現狀
(一)生源起點低、學生自我定位不明確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教育在招生、師資、教學條件、辦學經驗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是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偏差和對高職技術人才社會認可度低造成的[3]。在我國的高考選拔人才的模式下,高職高專院校一直被人們所忽視,在考生與家長的認知中,進入了高職院校即將會被培養成“藍領”,存在工作不穩定、收入低、發展空間小等因素,不利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同時,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進入深造學習的途徑是有限的,也是非常困難的。這樣的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文化課程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強,因此高職院校的培養和教學效率不顯著。
(二)“工匠精神”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一流學科是尖端科學研究、技術發展的主要力量,不僅是科學、技術和教育的搖籃,而且是現代人類文化、思想的重要源泉。教育培養人才,人才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三種互相依存。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依靠技術創新與高層次人才的引入。在我國,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勞動力整體素質較低,勞動力水平低,必然導致勞動效率低下,地方產業發展動力不足,人力資本轉化經濟發展不平穩。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加強和深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前,學校在教學中片面關注于考試大綱內容和應試技巧的簡單重復訓練,對于各種拓展性的教學內容關注不夠,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工匠精神”缺乏。加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可以提高勞動力生產效率,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人才培養定位不準確
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著定位不準的問題,與同一階段的本、專科實施的普通教育相比,高職院校更側重于職業教育,培養掌握實踐操作技術,畢業后能夠快速上崗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亟需順應教育部門的導向,對自身人才培養做出恰當的定位,立足于職業教育的特性,在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突出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和以“工匠精神”為代表的正確情感態度的培養。
二、培養高職院校眼視光人才工匠精神的方法
建設一流專業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專門的培養:一方面,要注重專業類型培養,尤其要依靠學科優勢培養不同類型的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應注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使之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高職眼視光技術專業人才“工匠精神”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一)革新眼視光技術專業高職人才培養教育觀念,弘揚“工匠精神”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首先根植于國家和黨的人才培養的理論和政策,結合了自身在辦學、產業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人才的服務方向,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主要包括理論指導的內容和培訓措施的內容兩個方面。高職院校學生應當在必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應掌握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新時代的人才需求下,應當充分認識在產業轉型與發展過程中技術人才的重要性,將職業技能與工匠精神有機融合起來,讓學生領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4]。
(二)提升眼視光技術專業高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
成熟社會的結構是由先進的研究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和先進的技術應用人才組成的金字塔。高技能人才是最需要的人才,是整個人才結構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再豐富的社會資源,沒有高技能的人才的轉化,也會導致人力資本轉化經濟發展不平穩。高職院校應當充分營造“工匠精神”氛圍,提升眼視光技術專業高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倡導“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精神,促進眼視光行業發展。
(三)以培育高素質的、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為主要任務
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既是高職學生成為人才的必要教育內容,也是保證高職人才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普通高校學生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素質五個方面。應著重培養高職人才的職業道德素質、職業技能素質、創造性勞動素質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為企業生產第一線培養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決定了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在眼視光高等職業教育中,職業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道德教育應融入整個教學過程,“工匠精神”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技能培訓、崗位實踐等各個方面,在教學目標與考核中體現出來,將以培育高素質的、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作為主要任務。
三、培養高職院校眼視光人才工匠精神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當代眼視光技術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高級人才。從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著重視技能教育,忽視職業精神培養,對工匠精神重視不夠的現象。進入職場后,學生容易成為缺乏正確職業觀的技術人才,這與職業教育的要求有很大的背離。我們的“世界一流”建設根植于中國本土,只有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才能提供“一流”成長的豐厚土壤,也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后備”進入“一流”[5]。
因此,應將工匠精神的培養納入眼視光技術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從而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二)有助于提升高職眼視光技術學生的核心職業素養
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在經濟“新常態”等大環境下,用人單位的用人質量十分重要。工匠精神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工匠精神的內涵正是職業精神的一種極致和升華,有必要將工匠精神融入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以提高高職學生的核心職業素養。
工匠精神是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全面提高高校創新能力,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基礎和保證。雙一流建設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培養視光人才“工匠精神”,才可確保視光行業健康成長、蓬勃發展,為市場增活力,為發展增動能。
參考文獻:
[1]鄧逢根,鄧宏波.大學需要工匠精神[J].管理觀察,2018.12
[2]吳蓓.公平視閾下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問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06
[3]楊近,惠中,金晶.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現狀調查基于高職院校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5.1
[4]周劍.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14
[5]趙紀寧.淺談對“雙一流”建設的認識[J].北京教育(高教),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