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莉
【摘要】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和基本思想。通過認識精細化管理的概念,本文闡述了如何做好班級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班級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90-01
一、認識精細化管理
“精”是為了更好、更優,精益求精;“細”可以解釋為更加具體,細針密縷。精細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基礎、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講究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爭最佳。
二、班級管理的精細化
如何在班級管理上做到精細化呢?我的理解就是10個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通過落實管理責任,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要力求做到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 將班級中看似簡單,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
三、具體的措施
我認為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包括制度上的精細化和情感上的精細化兩個方面。
(一)制度上的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強調的就是一個“精”字,一個“細”字。對待每一項工作要精心,每一個環節要精細,爭取每一項工作結果都是精品。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學校基本單位的班級更是如此。
1.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一個無形的磁場,是班級的靈魂所在,表現了一個班級獨特的群體精神,是班級內部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的總合。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說,班級文化是一門隱性課程,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以及成長、成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十分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
在具體管理中接班初始,我都會和同學們一起精心制訂《班級文化建設:吾愛吾班》即:即確定班級名稱、班級發展目標、班級文化核心、班級口號、班訓、班級格言等并張貼上墻。讓每一面墻都有故事,這也起到了美化教室的作用。
2.班級精細化分工與職務建議
將全班分成6-8組,每組設立組長、紀律、學習、衛生、文體副組長共同商議班級公約,班規,明確組內成員精細化分工,創建班級各種激勵機制,建立班級弱勢群體檔案等,確保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實施。
(1)紀律管理員(每組1-2人)
設紀律副班長1人,統管課堂紀律管理員、課間行為管理員、攜帶零食管理員、同學糾紛管理員、班級安全行為管理員。
(2)學習管理員(每組2人(其中一人是組長)
設學習副班長1人,統管早讀領讀員、語文助理、數學助理、英語助理、物理助理、化學助理、政治助理、歷史助理、體育助理、其他助理。
(3)衛生班務管理員(每組1-2人)
設衛生班務副班長1人,統管電器開關員、門窗開關員、上課考勤員、衛生保潔員、桌凳整齊員、好事登記員、圖書管理員、公物看管員、經費保管員。
(4)文體管理員(每組1人)
設文體班務副班長1人,統管“兩操”管理員、板報管理員、文藝管理員、活動設計員、集會管理員、宣傳管理員。
3.其他班級精細化管理措施列舉
建立班級學生成長檔案袋、學生家校聯系冊,班級每周之星評比,每周一次小組總結反思評比,每周班級刊物,與班級學生心靈對話,每天一次安全提醒,每周一次主題班會,每周一次組長例會,班級其他活動。
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是責任人。班主任從中起到一個傳達、引導、幫助的作用。定期召開組長會,組長再去給各位副組長開會,在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讓孩子們在做每一件事的過程中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競爭。
(二)情感上的精細化。
班級管理實際上班主任和學生“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過程,也是家長和教師“心理交流”的過程。教師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尊重學生和家長,關心、體貼學生,熱愛自己的事業,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1.用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
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品學兼優,還是品學均差,從不偏信偏愛。“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溫馨的話語”、“輕輕地撫摸一下孩子們的頭”、“一次真誠的交流”,都會在他們的心靈中激發起層層漣漪。孩子們的年齡雖然不大,身心尚未成熟。但他們情感的觸角卻是敏銳的,教師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令他們猜測許久。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多多關注學生的內心體驗。
2.平等、尊重、互助的態度對待每位家長
家長是家校共育里不可缺失的力量。教師是一份高危職業,是弱勢群體。因此得到家長的擁護和支持對于班主任工作的成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條件。在工作中,教師和家長要多溝通,很多誤解是缺乏溝通造成的。溝通的方式很多如:QQ、微信、家校聯系本、電話、短信等,及時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放學時間以及學校的重要通知和活動等我都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在溝通中教師還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態度,尤其是對于班級調皮,不服管教的孩子的家長。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并且也坦誠向家長表明:家長,老師都是平等的人,是人就會犯錯誤。因此,雙方在遇到沖突時請冷靜對待,相互尊重,為孩子的教育相互扶持和幫助,這樣孩子的成長才會順利前行。
德國哲學家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它告訴我們教育是“慢”的事業,容不得我們急功近利、揠苗助長;教育是靜靜的陪伴,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教育是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管理的精細化,體現的也是一種管理理念。體現的是教育的服務性、實踐性和創新性。就是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通過愛心、細心、放心地關注每一個學生,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