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
教學領域:藝術領域
年齡段/班:大班
一、設計意圖:
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優秀的傳統藝術表演形式,它集說、唱、演為一體,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價值。而騰沖皮影是一種云南騰沖民間喜聞樂見、流傳久遠的傳統藝術形式。主要流傳于云南省保山市騰沖一帶,當地稱“燈影子”、“皮人戲”,還有的叫它“土電影”。影人多以牛皮制成,形體較大,高約50厘米,造型樸實,圓線用得多。
皮影戲活動的開展能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民間藝術形式及其文化內涵,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培養民族自豪感。
在皮影戲活動中,通過觀看演出、調查與訪問、交流與討論、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種活動形式,引導幼兒在與同伴、教師、家人和民間藝人的互動中,不斷建構豐富的知識、經驗,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獨立、勇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看皮影戲、欣賞皮影作品,了解皮影戲這種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
2.能力目標:嘗試用透明膠片或紙板設計制作造型新穎、別致的皮影作品。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利用先分解、再組合的方法來制作影偶。
教學難點:影偶關節部位的固定于連接。
四、活動準備:
皮影戲的視頻、PPT、皮影道具、剪刀、記號筆、炫彩棒等。
五、活動過程:
1.欣賞皮影
師:今天,老師請來一位神秘嘉賓和小朋友們一起開展活動,我們來看看它是誰? (皮影孫悟空)
師:你們看看這個孫悟空和我們平時在動畫片里看見的孫悟空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出示皮影孫悟空和動畫片里的孫悟空圖片,請小朋友分組討論它們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然后請個別小朋友發言(皮影多是鏤空造型的、色彩更為鮮艷,皮影的手和腳都是可以活動的,需要人來進行控制)
教師介紹皮影:這個鏤空的孫悟空叫皮影,皮影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我們保山騰沖皮影就是一種民間喜聞樂見、流傳久遠的傳統藝術形式,當地稱“燈影子”、“皮人戲”,還有的叫它“土電影”。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皮影戲,來探究探究他的奧秘。
師:那邊有一個皮影博物館,我們一起參觀一下,在參觀的過程中老師請小朋友們思考幾個問題:
(1)這些皮影人都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
(2)它們這些鏤刻精細的形象,你會覺得它和什么很相似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在參觀的過程中交流發言。
教師小結:皮影最初就是受到中國剪紙藝術的啟發,為了能讓它動起來而且利于保存,所以就用牛、羊的皮來代替紙,最后為了更美觀,人們就用紅黃青綠黑的透明顏料上色,最終成為老師手上這樣活靈活現的皮影人了。
2.觀看皮影
今天孫悟空還為我們大家帶來了一段《三打白骨精》的表演,請小朋友看看皮影戲這樣的表演形式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教師小結:皮影戲的舞臺上有一大塊布,通過燈光將皮影投射在布上,皮影戲就是光與影結合的藝術,所以也叫影子戲和燈影戲。在演出的過程中還伴有動聽的音樂的獨特的唱腔,再加上嫻熟的操縱技巧,就能在幕布后面表演精彩的皮影戲了。
3.制作皮影(意圖:感受皮影的動態特征。)
觀看皮影人的制作視頻,了解皮影的制作過程(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完成)
師:所有皮影的五官都是側面的,你們自己畫一畫,然后將衣服裝扮好,畫好四肢,裝飾一下再剪下來和身體進行連接。首先我們想想辦法,如何讓你的人物動起來?為了讓它能夠靈活活動,我們要為它做個手術。老師想讓人的手動起來,那我就要在這里動刀了,咔嚓~手分家了!不要擔心,老師能夠妙手回春,還能夠讓它升級呢!老師這里要介紹一個更快捷的連接方式(介紹打孔機和按扣)。
看,是不是一轉眼成為活蹦亂跳的人啦!最后安裝操縱桿,這樣就完成了。
幼兒分組進行制作表現。教師來回指導
4.表演皮影(延伸活動)
教師為幼兒提供皮影戲的舞臺,請各組小朋友將自己排練好的節目上臺來進行展示。
六、活動反思:
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始終保持著較高的興趣。通過參觀皮影、觀看演出、交流與討論、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種活動,幼兒獲得了關于民間皮影戲較為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大大激發了幼兒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初步萌發了幼兒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幼兒在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于皮影的藝術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勇于探索、不怕失敗的品質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社會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幼兒能愉快地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認真傾聽同伴的不同意見: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進行表演、制作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