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金融是指受到多維元素作用而出現跨國資金流通、利用的現象,一般來說,政治、經濟及文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這一活動。它在國際貨幣及收入支出等的互動作用下完成運作。這里收支意味著出現匯兌、結算業務;其中匯兌對整個收支領域的顯著作用表現為匯率指標。匯率代表的是出現于兩個國家間的貨幣兌換條件,能夠影響到跨國貿易的優劣勢問題。由于經濟不斷演進,國際經濟規模更加龐大,中國也迎來了這一趨勢,整個金融領域被各界重視,談及“國際金融”時,有關課程不再圍繞歐美核心發散思維,對本土經濟涉及面開始變得更多,我們也更加關注國際金融和匯率問題。
【關鍵詞】國際金融 匯率 人民幣
第一,人民幣兌換問題。我國的國際貿易、投資規模越來越大,也成為了世家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人民幣在2017年10月1日開始正式成為了國際通用貨幣。中國當前階段處于上升期,又十分熱衷推進革新,借此打造更加有活性的國家面貌,整個本土外匯體制迎來新的舉措,它的終極動機在于能夠令本幣獲得自由兌換的條件。1980年代前期,則出現相反的情況,盡管不是很顯著,日本也有相同的情況。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這種現象不是很明顯。這種情況的出現或者是由于干預較少或者是由于沖銷干預一直比較成功。現階段本幣匯利率的產生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我國現行的利率形成機制也尚未完善,國內利率水平和國際比較仍有差距并缺乏穩定性。參考“一籃子”貨幣能夠從側面帶來匯率變通性,關于本幣對外幣的起伏區間將被拓開,不過,這種舉措實質上可以促成中央銀行規避外匯隱患的目標,儲備比重更加豐富充盈。有關市場作用加深下的本幣匯率建設,需要漸進地實現改良。現階段我國的資本市場具有非常良好的發展平臺,而且資本產品也逐漸增多,在監管措施不斷完善的基礎下,相信我國的資本市場的發展將會越來越豐富。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國的債券總額已經達到新的高度,位居全球第三名,而且債券的類型也變得種類繁多。
第二,本幣匯率、香港區域提供的聯系匯率機制。香港采取的這一匯率制度屬于按照固定匯率予以無限制兌換的類別。1983年時,香港對這一制度予以圓滿推行,自當年的10月17日開始,統一按照1美元對應7.8港元這一處理方式計算。提前將美元給付給外匯基金后,拿到相等數額的港元負債憑證,之后實現增發。在外幣分賬制下,會計期末編制報表時,將“貨幣兌換”外幣賬戶余額用期末匯紡折合成賬本位人民幣金額,“貨幣兌換”人民幣賬戶有余額就產生了匯兌損益。這一制度生效之后,在16年期間獲得了比較理想的周轉效果,讓其不再擔憂亞洲貨幣整體出現價值下降趨勢所致的損失。而且當地經濟呈現出短中階段間配合優化的喜人景象。本幣匯率所采用的制度安排,圍繞供需條件這一指標進行干預,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波動性特征。從2005年7月21日生效的這一制度,在大陸范疇內執行,并不斷發展、健全。同年8月11日,參照外匯市場趨勢、國際關鍵匯率調整的跡象,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致力于其中間價報價的建設任務,形成相關機制:12月11日,關于本幣匯率指數最終確認。由于整個機制更新,外匯供需關系dial的影響力又得到新的擴充,人民幣出現了升降兩方面的幅度拓展,變通空間更加廣闊。金融涵蓋了多個方面、多個層次,期貨、基金、股票、債券、銀行以及各個公司都在逐步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逐漸改革,機器人逐漸進入我們的視線,還有各種網上銀行,可以網上交水費、電費、話費等等他們取代了很多銀行柜臺業務,未來的銀行是否會大量裁員還是一個未知數。而現在涉嫌金融詐騙的越來越多。兩會時央行指出,現階段務必抓緊對金融監管缺席問題的處理,讓相關規則更加詳盡周全,對于已存續的隱患問題,無論其是否為準金融機構,都應當予以控制,并對該領域監管的不力之處予以制度輔助。證監會、銀監會分貝給出了這一觀點:未來規則需要側重于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這些不容易強化管制的部分,從力度上入手強化,讓相關百姓的財產權益不受侵害,降低隱患發生幾率,讓投資方獲得比較穩妥、舒適的投資平臺。
第三,中國利用外資發展戰略與策略。根據歷史我們都應該清楚地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窗口現在的經濟是多么發達,也帶動了國家的經濟發展。當前階段中國對全球金融機構申請借款,到現在位置已經獲得的資金支持來源分別為ADB、IFAD及WB。其他國家政府給予的較長期貸款,存在明顯的傾斜態度,贈與占比通常超過35%。因此這一策略代表的是中國通過借款操作獲取的所有全球金融供給的集合。也利用中外合資,中外合作,進一步促進了國家的交流,實現了經濟全球化。我們國家的經濟就是在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沖突中慢慢發展的,政府考察社會所需要的政策來調節內外均衡,有一種沖突俗稱米德沖突,指在固定的利率下失業率的增加、通貨膨脹等問題引起的沖突。制衡性在內外關系處理方面一直作為目標要求發揮影響,而且也是開放市場內務必予以注意的一個指標。這種沖突的解決依靠原則去,例如:丁伯根原則、最優指派原則、合理搭配原則、順勢而為原則。國家正在進步,人民正在進步,我們的經濟正在發展,我們未來的金融行業更加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金融學第四版.
[2]參考《國際經濟學》.
[3]參考《從籃子貨幣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
[4]參考《國際匯兌與結算》.
作者簡介:季悅(1999-),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生,現在在吉林省長春市吉林財經大學就讀于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