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
在十九大會議中,把文化方面的創建升級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上,重點強調了一定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和發揚,并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表明了它關系著中國的未來、國家的強大和發展,并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擁有的突出的文化底蘊和我們要學習的精神,以及禮儀道德的深入作用著當前的文化建設,所以在踐行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做到社會主核心價值觀建設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闡述
中國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來源。一直以來,其實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從何而來說法不一,有站在宏觀視角的,也有從細微視角考慮的。
宏觀視角:殷忠勇認為這個思想理念是由中國傳統文化而來,繼承了傳統文化里面的精華。歐陽軍喜也強調,我們國家的文化與國外的文化完全不一樣,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決不能雷同于國外的一些理念,一定要從我們的歷史挖掘優良的文化理念,一定要是能反應我們自身特色的文化傳統,社會核心價值觀這一理念盡管是來源于我們的傳統精神,但我們也可以汲取其他國家的優良的文化精神。
細微視角:楊睿認為我們的核心價值觀觀是經由“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樣的幾個維度演變而來的。周建華表明,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面有“和”“重德”“自強”以及“愛國”等元素,這也是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關鍵的來源。張巖磊以及其他很多的研究者從我們價值觀內容中的單個字或詞去探究它的來源。他說對于我們價值觀內容中的“法治”二字的內容很可能是來源于儒家、道家與法家的一些關于禮治方面的論證思想?!案粡姟倍值膬热?,辛世俊認為是“民富”“德本財末”“順民心”思想的綜合體。
二、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1.培育和踐行的主體:研究生群體的特殊性
現在的高校錄取研究生的方式很多,錄取的學生可能來源于不同的學校,導致知識儲備有所差異,且入學之后他們的培養方式也有所不同。教育為未來民族發展的基礎,這些年國家開始愈加重視年輕人的教育問題,尤其注重栽培專業領域的高端人才。各大院校都有增加招生的趨勢,研究生招生增幅比例在擴大,其錄取方式更加的繁雜。普遍存在的入學方式有:在職研究生、應屆或者同等學力和一些別的進修深造等。自然存在年齡、背景、政治、知識、婚姻情況等層面的問題,造成最終的政治素養以及科研學習能力的差距。多數院校的研究生的在校時間為2.5~3年,大體上分為專業、學術和在職研究生三類。盡管分為三類,但是學校對學生大體的安排差不多,第一學期都是課堂集中學習的方式,根據專業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學習內容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分散在不同的院系,這樣導致無法集中監管。
2.培育和踐行的內化起點:理論教育僵化滯后
目前的理論教育還不夠先進靈活,研究生對其沒有高度的認可感。要想獲得高度的認可感,需要學習者的深情投入,要其從內心去認同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要想讓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深刻掌握,一定要從他們的理性和感性雙層面角度下手,才能見到成效,并長期發展延伸。從而讓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根深蒂固于研究生的內心,并主觀能動地去踐行和從內心高度認同它們,才是我們要做的關鍵,但是現實中存在著一些阻礙,傳統的理論教育模式已經形成,比較難矯正。
三、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路徑
德育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教育。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栽培與我們“培育人才”的目標息息相關。在多樣形式的社會中,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栽培以“核心”精神為主,將其與培育人才、科研創新、服務社會及發揚文化相結合,根深蒂固于研究生的心中,實踐典范。
1.重視入學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納入校風校情教育,上好新生第一課
對于剛入校門的研究生來說,首堂課是非常關鍵的,具有一定的引領效果,由學校具有豐富經驗,德才兼備的教師以文化主題去進行宣講和培訓,讓剛入學的學生深刻意識到時代下他們的使命和責任。緊緊將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孕育到課堂中去。將其納入首堂教育課中,對其思想的宣傳和教育是非常關鍵的手段。
2.推進教學改革,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深入課堂和實踐環節
研究生獲得理論教育知識的重要方式都是從理論教育課堂中而來,所以我們想要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被深刻的學習和踐行,就要做好課堂上的內容結構和開展形式,讓其成為充斥整個課堂的核心要點,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教育,無界線、無專業、無院系的有機聯合,做到同宣傳、同主打,一起創造出好的培育氛圍,制造準確的宣傳輿論,并針對各自院系和專業的特點,做到與學科緊密結合學習。擴展宣傳教育的形式,開設相關的講座,并讓其可以走出課堂,舉辦各類多樣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豐富活動載體,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讓其氛圍充滿學校的各個角落,讓學生真正愛上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
3.強化導師責任,明確導師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首要責任
在培育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重點構成對象,在研究生培育過程中,可以說導師的作用極為關鍵。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導師的言行有所規范,因為其言行會對學生有引領作用,導師通常為學生的榜樣,對學生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一定要制訂相應的規范行為制度,讓導師引領學生梳理健康的人生價值取向。
而且校方可以采用一些榮譽鼓勵的方式或者互相評價的方式去約束和鼓勵導師,加強作風建設,提出與培育人才目標日常工作相統一的方式去更好地實踐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在生活中和實驗項目中以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去嚴格要求自身,發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承擔意識。
參考文獻:
[1]殷忠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9).
[2]歐陽軍喜,崔春雪.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山東社會科學,2013(3).
[3]楊 睿.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5).
[4]周建華.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學習,2015(10).
[5]張巖磊,高 苑.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弘揚社會主義“法治”價值觀[J].學術交流,2016(2).
[6]易 剛.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探究[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