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素麗
一、病理學教學改革概述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有效規避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并逐漸呈現出教學方法多樣化的趨勢,案例教學法就是教學改革的產物。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應用典型案例,圍繞案例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深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案例教學的素材主要來源于實踐,其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上具有重要意義。
二、案例教學在病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1.案例教學準備工作應用
在病理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準備工作要結合人才培養方案、醫學專業教學大綱進行,在案例的挑選上要盡可能堅持適宜性原則,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挑選合適的案例進行教學。在病理學教學中,其課程分為總論和臨床試驗,前期的教學核心在于分析病理變化,掌握相關的病理基礎知識,在案例選擇上通常會將圖片、視頻等素材作為教學案例,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在后期病因核查、臨床表現、影像教學中,案例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在低年級的病理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因此,教師在案例教學中要選取一些通俗的案例,盡可能由易到難,保障學生學習、思考的層次性、階段性。案例準備階段是保障病理學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也是開展后續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教師要科學選擇案例類型,堅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案例教學實施過程應用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取具有針對性的案例進行教學,并對其進行不斷摸索,這樣能夠有效解決案例教學中的弊端,將案例教學在病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價值最大化,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提高學生對病理學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需明確教學大綱的基本方向,利用病理案例進行教學導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疑問,要求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對病理形成的原因、形成階段進行概述,解答教師提出的疑惑。在案例教學法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動態化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標本切片的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對病理發展情況進行思考,并進行標本切片過程的案例教學,在案例教學中對教學大綱中的內容與知識進行拓展,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案例進行分析,上交分析總結報告。
在學生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表達意愿,對學生的思想、觀點進行仔細傾聽,在學生沒有思路時,對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行引導,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啟發,繼而發揮案例教學在病理學教學過程中的價值性,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引發學生思考。在案例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主動參與到臨床實踐之中,給予學生更加準確的案例分析指導。
3.案例教學評價反饋應用
案例教學評價與考核也是其應用的關鍵階段。在考核過程中,教師可將案例教學融合在期末考核之中,為學生設計一些案例分析題型,要求學生應用案例分析法,找到病理產生的因果關系,在題型解答過程中融合學生獨特的見解,提高學生的主觀思維能力。在案例教學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表現,對其整體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并找到案例教學中的優點和缺點,對案例教學的方法進行有效調整,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改進以及完善。同時,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為學生設置反饋平臺,要求學生針對案例的選擇與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完善過程之中,并將學生的反饋情況作為學生考核的主要標準之一。
三、結語
案例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將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進行了有效的融合,能夠達到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目的。相關教育工作者要重視案例教學的實際應用,拓展案例教學在病理學教學中的寬度和廣度,靈活地應用案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曉楊.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8(14):129-131.
[2]韓 菲.試論綜合實驗教學在病理學教學改革中的實踐和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