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誠時
摘 要: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問題成為國家密切關注的焦點。在發展農業時,科研活動往往要依附于知識產權檔案這一載體,這就要求農業管理部門與檔案管理部門強化聯系,將知識產權檔案完整的收集并進行科學的管理。
關鍵詞: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管理
前言:農業知識產權包括商標、版權、農業商業機密等。農業作為弱勢產業,其發展需要國家進行有效的保護,加大對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能夠使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屏障作用更好的發揮,促進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一、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特點
農業知識產權是知識產權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即是組織或個人的農業智力勞動成果受到法律保護,作為一項重要資產的同時具備專有性。地域性等特點。由于研制周期上的限制,使其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難操控性,這使得農業知識產權雖然與其他知識產權一樣具備法律特征,卻也存在著許多不同與其他知識產權的特征。在一段時期的發展階段,形成了以下特點。
(一)內容多、范圍廣
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內容豐富、涉及范圍廣的特點是從基于其生產范圍討論的。從客體上進行分類,可分為植物新品種保護檔案、農業專利檔案、農產品商標檔案、農業商業秘密檔案、農業科技著作權檔案、農產品地理標志檔案等。將這些檔案進行整理歸類,大致可歸納為科研、人事、會計、文案等四個類別。
(二)成套性
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內容是具備一套完整體系的,其中科技研發、審批登記、資料轉化、信息保護、合法維權等方面均包含了有意義的內容。這些資料的收集和保存能夠加強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管理工作的環節性,是環節上緊密相連,使檔案系統的整體性得到鞏固和加強。
(三)逐步完善
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慢速演變的過程,是一個逐漸趨于完善的過程,由于農業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地位比較特殊,使知識產權在有效時間上對其法律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業知識產權檔案是逐漸增加的,這就導致在檔案的管理方面也一定程度的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可控性差
因為農業產業自身的薄弱因素,導致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保護工作收到一定的限制,其中既有自然條件的束縛,也有人為條件的影響。一個農業項目從設計階段到最終完成需要十分漫長的過程,要想利用科研成果進行專利的申請,則需要更加漫長的周期。在這種制約條件的影響下,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可控制性很差,拿知識產權保護的審定時間來說,至少也要2-5年。
此外,在農業知識產權申請成功后,還要受到有效期限的制約。也就是說,農業知識產權只在一定的法定時期內享有保護權。拿專利成果來說,其有效期為20年,在此期間,農業知識產權每進行一次轉化,都會形成一個新的檔案記錄,并且不斷延伸下去[1]。
(五)專有性
在農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和利用過程中,產權檔案是農業科研人員所專有的,地位上相當于是他們的一項發明,是農業科研單位核心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農業知識產權檔案權益收到侵犯,就導致科研人員、相關單位組織甚至國家的利益收到嚴重損害。基于農業知識產權檔案專有性這一特點,更加要求檔案部門積極完善檔案保護工作,處理好農業服務和保護農業商業機密間的關系。
二、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管理
為了更好的鞏固我國農業大國的地位,需要從相關的法律、法規上進行完善,做好農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對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管理,進而使農業產業得到較為高效的發展。
(一)加強文件整理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對知識產權文件的分類和細化,加強對文件的管理。針對農業知識產權檔案中一些具有漸變性的因素,分別對其進行相應的整理和歸類。同時,在科研項目的設計準備階段,要突出強調檔案管理人員的職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提前將具體的要求在合同中體現出來;在科研項目的進行階段,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全程跟蹤記錄,隨時對項目的進度做出匯報;在科研項目的收尾階段,檔案管理人員要做好文件的總結工作。在科研結果最終成為知識產權的過程中,要確保與檔案管理部門達成良性的溝通,對文件整理歸類上出現的問題與不足及時進行處理。
(二)分層管理
農業知識產權在各個活動階段顯現出不同的特征,要針對每個階段的特點進行區別管理,需要在對檔案資料進行充分的了解后進行科學歸類。農業知識產權的活動階段共有三個層次:第一層,選取農業課題、鑒定科研成果,得出的結論經過篩選后整合為檔案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合同、技術等許多方面;第二層,一些關于受理申請和審批的檔案材料,屬于農業知識產權范疇的,需要受理通知書與授權證書等材料去證明。第三層,在進行農業知識產權的轉讓時,需要相關的檔案材料進行輔助,輔助材料可以是許可證書,也可以是合同。其中。第一層次的檔案資料是農業知識產權結構的核心部分,可根據不同課題保管價值的不同,對材料所需的保管時長做出相應調整。運用科學歸類的方法可以對所有檔案進行具體分類,避免檔案數量繁多種類復雜而出現的混亂。在整理審批材料和輔助資料時,只需要將檔案名稱和檔案編號記錄清楚,就能夠方便檔案的查閱。
(三)合理歸檔
農業知識產權檔案有著固定的規律,只有在尊重其自身規律的基礎上,加強把握,才能夠確保檔案系統的完整。從這點上看,對檔案進行細致、合理的歸檔時十分必要的。
知識產權檔案的材料大致可歸納為兩種類型,一類為科研類,一類為知識產權類。在對材料進行整理和存放時,也要嚴格基于這兩種分類,按照時間順序,或是主次順序來進行歸檔。一些科研項目的主體相似或相同,就可以通過整理分析步驟來進行統一的規劃,且每一步驟在內容上比較固定,都可以通過文字進行明確的轉述。所以,科研單位對知識產權材料在進行歸檔時,可以利用這種分類方式,將同一類文件歸納起來,并標記時間與主題,不僅方便了日后的歸檔,還能夠有效實現同類文件間內容的互補,降低歸檔錯誤的發生頻率[2]。
(四)專檔保密
只有做好專有檔案的保密工作,才能使檔案得到更好的保護。農業知識產權檔案屬于農業單位專有的檔案,要想從根本上實現保密工作的強化,首先,需要培養農業科研人員的檔案保密意識。比如定期舉辦一些關于檔案保密方面的知識講座,或是開設一些農業科研知識培訓班,讓科研人員深入的了解到農業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歸農業科研單位。同時完善專有檔案借閱的相關手續,避免檔案的丟失。
(五)數字化管理
信息時代要求檔案管理系統構建統一的網絡平臺,這就要求農業科研部門充分利用計算機等科技手段去幫助檔案管理實現數字化。首先,可以利用軟件建設完整的信息資源庫,方便檔案的網上查閱;其次,可以將查閱頻率高的檔案優先錄入,方便農業科研工作者的查詢。同時,也要做好計算機的系統保護工作,避免因為計算機病毒而引起的檔案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
結論: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合理保護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實施上述措施對農業知識產權檔案進行科學的管理,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忠全.淺談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的特點與管理[J].四川建材,2017,43(10):215-216.
[2]楊聯會.農業知識產權檔案管理的前端控制分析[J].蘭臺內外,2013(06):7.
[3]施曉琳.加強我國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7(01):218-22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