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生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我國的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變革,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能夠有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學習效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淺談了幾點巧妙應用信息技術的具體策略,旨在建構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地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一、化冷峻為生動,營造學習氛圍
數學的抽象性比較強,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喪失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豐富的圖片、視頻等,能夠有效地強化他們的感官體驗,化冷峻為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在對“圖形的旋轉”這一節的內容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初步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激發他們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筆者首先利用動態的圖片導入了新的內容。在課堂上,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了旋轉的摩天輪以及轉動著的風車,隨后筆者向學生提問道:“同學們有沒有玩風車或者坐摩天輪的經歷呢?大家知道游樂場中的摩天輪和風車的運動是一種什么現象嗎?”由于這些事物都是學生所熟悉并且感興趣的,學生迅速進入了學習狀態,開始分析并討論這一問題。最后通過相互交流,學生得出了結論:他們都是圍繞中間的點順著旋轉的,筆者由此引入了新知識——旋轉,展開了后續內容的教學。在這一活動中,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將學習氛圍化冷峻為生動,高效實現了課堂導入環節。
二、化無形為有形,培養想象能力
立體幾何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然而對于圖形的變
換,教師很難用板書或者言語準確地表達出來,借助信息技術能夠使圖形的變換問題化無形為有形,給學生清晰明了地展示出來,從而有效地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對“圖形的平移”這一節內容進行教學時,在多媒體設備中安裝了幾何畫板這一軟件,通過應用幾何畫板,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了圖形平移的方向與距離。在課堂上,筆者點擊Flash進行了動畫演示,引導學生觀看了△ABC平移到△A′B′C′的全過程,如圖所示,并向他們提問道:“大家知道點A的平移方向是什么,平移距離是多少嗎?”隨后學生對這一問題展開了交流與討論,因為Flash動畫非常清楚地表現出圖形上所有點的運動軌跡,因此學生很快得到了正確答案:平移的方向是點A到點A′的方向,平移的距離就是AA′的長度。由此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將無形的運動軌跡化為有形,顯著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速度,高效達成了教學目標。
三、化抽象為直觀,理解典型概念
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很強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數學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表現出來,化抽象為直觀,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典型概念,強化記憶。
在對“函數”這一節內容進行教學時,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抽象出了函數的概念。在課堂上,筆者用幾何畫板動態地展示了炮彈高度h關于炮彈發射時間t的函數,隨后筆者任意給出一個t值,讓學生找出此時刻炮彈的高度,學生利用直觀的函數圖象很快便找出了相對應的h值。緊接著筆者又列舉了另外兩個函數例子,組織學生進行了同樣的練習,并向他們提問道:“對比這三個問題,大家能不能發現其中的共同點?”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發現上面的三個問題中,都有兩個變量,給定其中一個變量的值,就可以相應地確定另一個變量的值,筆者通過對學生的結論進行梳理,成功引出了函數的概念,使學生形成了清晰準確的理解。
四、化單一為多元,點燃創新意識
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將單一的教學過程化為多元化的教學形態,讓學生感覺數學課堂既像是有趣的理化生實驗,又像是游戲。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當改變傳統模式下單一、枯燥的理論闡述,通過巧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點燃其創新
思維。
在對“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這一節的內容進行教學時,為了引導學生探究二次函數y=ax2+bx+c中a、b、c這三個參數對于函數圖象的影響,筆者組織學生利用幾何畫板進行了數學實驗。對于二次函數y=2x2+3x-4學生可以任意改變一個參數的值,幾何畫板會生成相應的函數圖象,學生都感覺十分神奇和有趣,紛紛投入到了這一實驗活動中來。最后通過大量的演示結果,學生提出了很多的發現與猜想,例如增大c的值,函數會向上移動,自身的創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巧用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化冷峻為生動”“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直觀”“化單一為多元”,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與求知欲,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總而言之,廣大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善于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實施教學,優化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玲云.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深度融合[J].學周刊,2017,19(19):82-83.
[2]李玲,李小娜.信息技術成就精彩初中數學課堂[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6):39-4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