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寶玉
思維導圖是將發散性思維以形象化方式表現出來的圖形工具,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跳躍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培養。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巧妙地導入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寫作的框架和脈絡,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寫的欲望,激活學生寫的靈感,為寫作教學插上思維的雙翼。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豐富寫作的詞匯
思維導圖能夠讓詞匯之間彼此關聯,使它們有機組合在一起。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詞匯之間的關系進行聯想,并根據圖形的特點進一步補充,圖形中的詞匯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較好的語言素材。
2.充實寫作的內容
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發散性,調動大腦進行擴散性思維,而且思維導圖本身沒有統一的固定模式,這為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可能。當學生在寫作中,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開動大腦,進行詞匯和詞匯之間的聯想,不斷發散出去,由已知到未知,不斷擴充。
3.增強寫作的邏輯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沒有通篇布局和構思的習慣,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東拉西扯,前后毫無邏輯,一片混亂。而思維導圖在繪制過程中的邏輯性很強,在一步步繪制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英語寫作課的教學流程
在多次實踐后,筆者把基于思維導圖的英語寫作課課堂教學流程歸納為以下六個環節。
1.課前準備
在備課時,教師根據作文題目和學生所學相關詞匯、句型等整理思維導圖,教師先對話題進行整理,這樣有助于增強對所教內容的熟悉度,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幫助激發和拓展學生思路。
2.課堂導入
根據寫作話題,對學生進行簡單提問,或者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如在My favorite food的寫作課上提問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Why?這樣能幫助學生熟悉話題和復習相關句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
3.頭腦風暴
讓學生思考在作文中想寫的內容,教師根據學生的想法在黑板上繪制思維導圖,對學生的思路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提示,盡可能地拓寬寫作內容。接著根據寫作內容的思維導圖,對每一個內容中能夠使用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再次進行頭腦風暴。
4.個性設計
在完成上述匯集全班智慧的思維導圖后,讓學生思考自己要寫的內容、要使用的詞匯和句型,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教師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巡視和查看,給學生提供適時、適度的指導。
5.導圖展示
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留心觀察,挑選出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創作的思維導圖作品,再由學生進行小組互評,然后由教師作點評,給予學生適當的激勵,增強他們運用思維導圖輔助寫作的興趣及能力。
6.作文分享
借助思維導圖,學生根據話題寫作文,教師再次巡視指導,糾正作文中的詞匯、語法等錯誤。在學生完成作文后,選擇具有典型性的作文進行展示,全班進行朗讀,先由學生提出修改意見,再由教師給予指導性的建議。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的思維導圖的類型
教師可以根據寫作題目的要求,結合學生對相關話題的所學知識,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和歸納寫作時需要運用的內容、結構、詞匯、句型等,使寫作教學更有針對性。
1.歸納寫作內容的思維導圖
對于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作文主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形成學生自己的思維導圖,如筆者在My favorite food的寫作指導課上,讓學生各抒己見,談談他們對這個話題的已有認知,最后筆者再根據學生的思路整理成思維導圖。
2.梳理作文結構的思維導圖
清晰的結構使得作文層次分明,讀起來輕松、易懂。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時有意識地滲透,長期堅持下去,對學生在寫作時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勾勒出清晰的寫作結構大有幫助。在Our school rules主題的寫作課上,筆者根據這些規則發生的地點,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把所學規則依據地點分類寫作,使文章結構清晰
明了。
3.羅列寫作句型的思維導圖
例如,Preparing for a picnic,這一作文話題難度不大,寫作時學生有內容可寫,但往往容易使用同一種句型貫穿整篇作文,給人感覺重復較多,語言缺少變化,句型過于單一。因此,筆者在備課中可以列舉出能夠使用的句型,使學生的作文句型更加豐富。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將瑣碎、凌亂的知識系統化和整體化,化知識為能力,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寫作中去。這樣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相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學習的主體,有利于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真正起到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作用,為學生獨立創作出好的語篇提供最直接的幫助,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