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富國
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各方面的教學研究!因此,做好語文教研工作,對于促進語文教學的進步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么,在平時的工作中怎么做好語文教研工作呢?
一、要以新課改為契機,扎實認真地實施教學工作,不斷加強課改研討活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要進行教研活動容易,但要做好它又不容易!其實,我們每天進行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活動過程都必然伴隨著教研活動。備課、上課過程中的靈感,或者上哪節課感覺教學效果或教學氛圍特別好等。如果在事后把它寫下來,進行總結,認真反思,深入挖掘,或是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與別人進行交流,那肯定會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這個過程,就像每個人都看到蘋果落地,卻只有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一樣。
《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蔽覀冎挥性鷮嵳J真地實施教學工作,才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探討細究,促進教學的進步和發展。所以,教和研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我們語文組在平時的工作中,非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除了平時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還積極組織老師參加市縣教科所、教育局以及學校組織的各類教學競賽活動。
另外,我們還經常在教研組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交流活動,促進教學的不斷進步。例如:組織開展以備課組為單位的“教材教法研究”集體備課活動,全面推動語文學科的教研氛圍,確保資源共享。同時,我們還開展新課改系列調研工作,從內涵上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讓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化為語文教師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教學能力,從而適應新課改形勢的需要。
總之,我們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功能,提升教研組活動的質量,很好地利用教研組資源,發揮語文組集體的智慧,形成老、中、青全方位的互補,全面提高語文教師的素養和課堂教學水平。
二、樹立較強的校本研究意識,注重校本教材的建設和開發
我們還以新課改為契機,動員和鼓勵語文組教師積極開設其他校本課程,如書法欣賞與實踐課、民俗探究課等。這些課程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贏得了很多學生的贊揚和認可,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強他們對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和決心。
在新的時代里,我們還要進一步把握好校本教研的特征——校本教研必須立足課堂,校本教研必須立足學生,校本教研必須珍視經驗、注重反思等。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去研究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所獲得的發展廣度和深度。總之,要從學生出發,又回歸到學生,這便是校本教研的本質要求。
三、結合學生實際,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學活動
目前,校園文學活動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成為當今語文教改與發展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如何設計并開展與閱讀鑒賞活動有關的校園文學活動,已顯得非常重要。為此,語文組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組織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學活動。如:鼓勵和引導學生創建文學社等各種社團,激發學生熱愛文學、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要求學生自辦的班級手抄報,文質兼美,內容豐富,現已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育文學新苗、促進學生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學校每學期一次的校園“經典誦讀 書香校園”也是語文組的重頭戲。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緊密結合語文教材的實際,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每年一次的“語文報杯”中學生作文大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毋庸置疑,在落實新課標、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校園文學活動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學生的校園文學活動充分張揚了學生的思想、思維、創造性以及個性。所以要構建開放型的語文閱讀教學理念、探究開放型的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需要在校園文學開展過程中進行不斷研究和實驗。
四、加強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高語文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理論水平
《禮記·學記》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覺得,教學而不研,如坐井而觀天。新課標下的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組織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這就要求新時代的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這樣,教師才具有創造性,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而要成為研究型的教師就必須學會課題研究。實踐表明,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尤其在近幾年,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已成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經之路。這不僅能夠使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還有助于養成教師嚴謹的工作作風,形成科研指導教學的意識。
為此,我們語文組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的嘗試。由語文組牽頭的課題“農村地區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探究”正在進行研究;我們還要求語文組教師多閱讀教學理論書籍和雜志,收集新的教學信息,指導教學實踐;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提高理論水平。這樣就一定可以搞好我們的教研,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這短短的12個字充分概括了我們教學教研的方向與精髓,唯有在這浩瀚的教海中乘風破浪、勇于開拓,我們才能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激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