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霞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學會計算器中一些功能鍵的使用。
2.會熟練運用計算器由三角函數值求角。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計算器的按鍵順序。
2.通過實際問題的計算進一步熟練掌握運算順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計算器的使用,了解計算器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感受計算器的優勢及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熟練運用計算器由三角函數值求角
難點:實際運用
三、課前準備
計算器、PPT、投影儀、導學案
四、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學生完成導學案第一題
1.求下列各式的值
sin30°= cos45°= tan60°=
cos23°≈ tan47°≈ sin56°≈
設計意圖:通過第1題學生復習已知銳角求三角函數值,并用計算器操作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
生思考已知三角函數值能否求出銳角,口答導學案中第2題。
2.根據下列三角函數值求∠A的度數
SinA= ,∠A= CosA= ,∠A= tanA= ,∠A=
設計意圖:由特殊到一般,學生通過第2題根據條件求出特殊的銳角,便于引出對一般銳角求法的思考。
(二)引入新課,探究新知
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小組合作交流,最后由小組長到講臺展示。
1.引例:振華商廈門口有一層臺階,商場為了方便小車運貨,決定用鐵板在臺階上搭一斜坡,已知斜坡長為1米,臺階高度0.6米,臺階底部離臺階0.8米,請根據條件求出傾斜角度數。(精確到1°)
設計意圖:由學生思考后分析,發現非特殊三角函數值對應的銳角無法直接得出,引出用計算器求銳角。
2.教師播放錄制的微課:以45°特殊角為例,用計算器操作演示已知銳角求三角函數值和已知三角函數值求銳角。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明確按鍵順序。
學生明確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度,要用到sin、cos、tan鍵的第二功能 sin-1、cos-1、tan-1和2ndf 鍵 后,操作計算器求出引例中的結果。
教師引導學生邊操作邊提醒注意:計算器的顯示結果是以度為單位的,再按 DMS鍵即可顯示以“度,分,秒”為單位的結果。本書如果沒有特殊說明,結果一般精確到1°。
3.思考tanα=2/3,怎樣操作計算器求角。
先由學生嘗試操作后利用投影儀演示。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按鍵順序及分數操作時加括號的問題。
設計意圖:復習當銳角三角函數值是分數時的按鍵順序。
4.跟蹤練習:利用計算器,探索下列各式的按鍵順序,求∠A。
sinA=0.9816 cosA=0.8607 tanA=0.1890 tanA=56.78
學生操作計算器熟練按鍵順序,教師屏幕播放。
(三)應用新知
在學生熟練掌握運算順序后,回歸生活,解決實際問題例1、例2學生獨立思考后組內討論,組間交流。小組派代表前臺展示。
例1.如圖,在山坡上種樹,要求株距(相鄰兩樹間的水平距離)是5.5m.測得斜坡上相鄰兩樹間的坡面距離是6米,試求斜坡的傾角的度數。(精確到1°).
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對例1中學生的構圖進行總結。
例2.如圖,一輛小汽車從小山腳下的A點直線行駛15分鐘到達山頂的B點,已知小汽車的平均速度為40千米/時,小山的高度BC約為500米,求∠BAC的度數。
設計意圖:例1、例2主要是根據正弦、余弦值操作計算器求銳角,學生自主完成例1、例2后交流,通過例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計算器在生活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四)鞏固新知(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訂正答案)
1.根據下列三角函數值求銳角α的大小
(1)sinα=0.8291 (2)cosα=0.7857
(3)tanα=30 (4)tanα=
2.如圖,在一次海上救援活動中,測得海島C正西方向有一個燈塔B,救援艇A在燈塔正南方向且距離燈塔15海里,距離海島40海里,請計算一下救援艇到海島救援的航線方向。(結果用度、分、秒表示)
第2題由學生板演。
五、交流收獲
1.學生交流收獲及存在問題,進行組內交流解決問題。
2.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體會合作的重要性。
六、當堂檢測
1.sinA=5/6,求∠A。請選擇正確的按鍵順序。( )
A.sin5÷6 = B.sin (5÷6)=
C.2ndF sin(5÷6)= D.2ndF sin5÷6=
2.如圖,一名患者體內某重要器官后面有一腫瘤。在接受放射性治療時,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療效,并且防止傷害器官,射線必需從側面照射腫瘤。已知腫瘤在皮下6.3cm的A處,射線從腫瘤右側9.8cm的B處進入身體,求射線的入射角度。
七、課后作業
A.課本39頁習題2、3。
B.練習冊30頁3、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