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閱讀能力作為學生培養綜合素養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不足進行分析探討,提出相應解決辦法,以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進行,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弊端逐漸顯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能有效拓展學生知識層面,豐富學生語文情感素養,進而使學生綜合發展。為此,本文就此展開探討。
一、 有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不足分析
(一) 缺乏閱讀資源
由于部分學校及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重視不足,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將學生語文閱讀素材僅僅局限于語文教材和與教材相關的書本上。并根據大綱要求,將閱讀教學重點放在教材文章的教學中,對學生課外閱讀重視不足。并且,由于學校語文閱讀素材資源有限,種類匱乏,學生自主購買課外讀物數量不足等原因,使現有閱讀資源難以滿足學生語文閱讀欲望,無法達到拓展學生語文知識層面的教學目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受到嚴重影響。
(二) 教師教學理念不足
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由于教師教學理念不足,存在閱讀教學重速度而輕質量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學具有知識點繁多瑣碎等特點,使得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為提高教學速率,將語文閱讀安排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在課堂上進行直接授課。由于許多學生自主學習性較差,沒有進行課外閱讀,或者只是為完成閱讀任務,而在課下閱讀時只注重閱讀速度,忽視閱讀質量。使學生語文閱讀水平止步不前,難以提高相應語文閱讀技巧,影響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效率。
(三) 教師教學模式單一
初中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等特點,許多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學形式單一,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教師只進行一味地講授,而忽略對學生積極性的有效引導,難以使學生通過語文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并且,許多語文教師認為初中生應已具備相應的閱讀水平,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而忽略初中生閱讀理解能力仍然較弱,沒有對學生進行文章梳理與講解,使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不高。
二、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 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若想實現高效教學效果,教師轉變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閱讀素材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手段設計教學方法。在此,教師可以對學生晨讀時間進行充分利用,讓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賞析等形式,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深度,使學生對文章所表達情感體會更加深刻。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講自己生活中和父母相處的小片段,談談自己和父母相互表達愛意的方式。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其真切體會文章中父親對朱自清那沉默又濃厚的愛。通過朗讀,學生可以真切體會到作者每一句“那時我真是太聰明了”中,都夾雜著對父親深深的愧疚和懊悔,作者通過對父親買橘子過程中一系列動作描寫,闡述父親通過行動表達對自己的愛,并通過懷念父親背影引申出自己對父親的想念。通過這種閱讀形式,使學生對文章情感體驗更加深刻,進而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二) 改進教學理念,延伸學生閱讀資源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改進教學理念,拓展學生閱讀資源,以豐富學生知識體系。在此,教師不可僅將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局限于書本教材之中,而是應該鼓勵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出發,充分挖掘適合自己,能夠提升自身綜合水平的讀物,以滿足其閱讀欲望。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閱讀角,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課外讀物帶到閱讀角來進行班級成員共享,并交流閱讀所產生的心得體會,大大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三) 注重培養學生閱讀技巧
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引導,了解學生閱讀情況,對其閱讀方式和閱讀理解方向進行必要指導。在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不能過分注重閱讀數量,而是應該將閱讀學習重點放在閱讀質量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寫讀書心得,文本賞析的形式,在加深文章理解的同時,鍛煉學生文章寫作能力,使語文閱讀有效性充分發揮。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存在教師教學理念及方式不足,閱讀資源匱乏等缺陷。若想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合理改進自身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通過采用各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知識體系。鼓勵學生通過朗讀和賞析形式,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以促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進行,為學生今后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蔡韓春.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26):40.
[2]項梅.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4):184.
[3]金玉娟.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6(10):179.
作者簡介:
魯俊玲,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