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我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實驗教學革新的原因和措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答。
關鍵詞:化學;初中;實驗教學;革新
一、 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和革新的必要性
實驗活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初中生有效獲取、理解化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化學理論知識大多枯燥繁雜,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的主動性差,缺乏化學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化學實驗改變了傳統化學死記硬背的教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去驗證所學原理和規律,從而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動手帶來的益處和樂趣,又掌握了基礎知識和獲得了全新的化學課堂體會。可見,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理論和運用能力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
當下,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國民教育,尤其重視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對我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也提出了挑戰,目前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教師應響應國家政策,結合本校本班教學實踐,積極革新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形式、方法等,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訴求。
二、 我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一) 實驗教學模式化,不注重學生的實驗操作
實驗活動是學生通過自己操作發現問題得出結論的過程,它是化學教學得以開展的基礎,是化學教學最關鍵的環節。但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深受傳統應試思想的影響,教學過程太過模式化統一化,教學方法沒有做到靈活多變,化學教學中教師并不關注學生的實驗操作活動。
現在還有許多化學課堂采用演示實驗的教法,即先把實驗的基本知識注意點和結論告知學生,然后教師走過場似的進行實驗演示,最終目的也只不過是加深學生對實驗現象、實驗注意事項、實驗結論的印象和記憶。就連最后的實驗心得、實驗體悟都是對知識體系的整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長時間地大量的講授基本知識,學生枯燥乏味地機械記憶,讓學生的大腦只是成了知識儲存的倉庫,嚴重忽視了學生的自己操作能力、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思考體會、忽視了學生興趣的開發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嚴重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二) 部分學校實驗設備落后、短缺
除了教師的注重程度不夠導致學生缺少操作機會外,學校實驗設備的好與壞、有與無也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實驗活動。現在還有一些學校的設備太過陳舊,學生根本不能進行正常的實驗活動;另外在偏遠地區令人悲痛的是仍有許多學校沒有相關的實驗設備,無法滿足化學實驗課程的需求。
(三) 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不同于語文、歷史等學科,要從真正意義上學好化學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實驗活動,這就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操作水平、教學指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方面主要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未能及時更新,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二是各地師資水平不一,優秀教師資源分配不平衡。
(四) 化學實驗活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和浪費現象
實驗中有許多化學物質進行反應,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險。比如在使用酒精燈、硫酸等危險性物質時,由于學生好奇、好動、不自律等原因,不按規范操作,很有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危害;另外,在實驗操作中,使用了不該使用的或是過量的物品,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 我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革新辦法
(一) 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更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傳統的應試教學模式太過刻板、單一,不能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且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化學實驗教學也必須跟隨新課改的腳步,更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徹底改變不科學的教學認知,積極地進行創新型實驗教學。初中化學新教材刪除了大量的演示性實驗,增加了大量的創新型實驗,為師生進行實驗活動提供了多元的引導,為學生實際操作增加了更多機會。
(二)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化學實驗是引導學生站在化學學科角度,通過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思考領悟、合作交流等手段,去認知、發現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問題并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也提出教學活動在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的前提下,應具體關注學生在興趣、情感、思維等方面的引導和鼓勵。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應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為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多量地進行化學實驗,給學生自由學習探討的空間,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到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積極的鼓勵、及時的糾正等,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比如在進行溶液酸堿性檢測的實驗前,教師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酸堿溶液的含義和具體的鑒別技巧和方法,用以指導學生的操作實際。
(三) 拓寬實驗教學領域,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隨著“生活處處是教育”觀念的被廣泛認可,教育的生活化已是大勢所趨。生活中有關于各方面教育的現實條件,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趣味性,還能增加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和創造性。當前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空間主要局限在校內,在教師的設計和指導下,由師生共同完成,學校的實驗活動并不能讓學生產生切身的體會,因而教師應大膽打開教學領域,將教學生活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其中,開設家庭實驗項目是實驗教學生活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家庭實驗的材料大都容易獲取,操作過程也相對簡單,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充分地發現、分析甚至處理出現的問題。比如,當進行到酸堿性的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蘇打與醋、小蘇打與醋的小實驗,并要求在實驗中要仔細觀察它們的反應速率并思考原因,從而加深了學生對生活的深層理解。
總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急需變革以適應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除了以上措施外,各學校還應加大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和對教育資源的投資,真正做到讓初中學生都有足夠的實驗操作機會。
參考文獻:
[1]錢勤.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新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
[2]喬棟賢.基于創新教育的初中化學實驗改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3]單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6(28):182-183.
作者簡介:
馬俊,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康樂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