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慧萍
我國的對口幫扶工作實踐中已經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成熟的做法、經驗和制度,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突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人才選拔培養機制成熟;組團式幫扶效果明顯;產業幫扶形式多樣。通過招商引資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落地,擴建產業園筑巢引鳳,變“輸血”為“造血”;安居富民工程成效顯著。通過援助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等建設,使得當地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國對口幫扶工作在實踐過程中仍然還存在著政策的隨機性、資源的分散、職能的重疊、上下聯動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需要盡早指明未來前進方向;需要加強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需要促進對口幫扶的良性互動;需要避免政策的隨機性現象;需要對幫扶效果進行優化評估。
一是注重完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要立足長遠,充分體現對口幫扶的系統性和艱巨性,推動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二是注重全方面理順工作推進機制。要充分體現全國一盤棋的理念,科學規劃并有效地統籌資源和整合力量。三是注重強調精準施策和精準執行。要特別強調精準施策,保證政策的正確性、針對性、連續性、可操作性。四是注重推動援受雙方人才和市場互動。要建立完善援助方幫扶干部的長效機制,確保幫扶工作派出的數量和質量。五是注重推進職能優化,解決九龍治水。要健全“部門負責縱向垂直管理,委員會、領導小組負責橫向協調”的體制機制,改變“縱向實體化、橫向虛化”造成的“碎片化”和“資源疊加”現狀。六是注重確保幫扶干部人才各類待遇。要從法律層面上解決好幫扶干部人才的一些潛在的訴求,例如,擔心“休不休(假)”“提不提(級)”等。七是注重推進移風易俗和教育興邊。要特別強調大興教育,使得受援地在保留特性的情況下,推進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習慣的轉變,就業技能的提升。八是注重保護援助方。要界定好對口幫扶的內涵和外延,從法律上保障援助方在規定動作內不折不扣完成幫扶任務,通過協商開展規定外幫扶工作。九是注重促進受援方。要強調對口幫扶“不能包,只能幫”。要強調“助人自助”,通過“扶上馬、幫一程”的前期“輸血”,賦予其自我“造血”的能力,走上自我發展的快車道。
政府數據采集機制亟需完善;政府數據共享成效仍不明顯;政府數據開放力度尚存不足;“一網通辦”工作機制有待優化;政府數據的資產化管理實踐不夠。
大數據安全與保護法律法規需統籌;數據合法交易及流通的法律基礎還不牢固;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有待加強;我國大數據安全保障的法律覆蓋范圍仍不全面。例如,網絡安全法并未針對數據采集、存儲、流通、應用、銷毀等全流程的數據安全進行系統化保障,不能完全適應大數據時代數據安全管理要求。
一、加快立法建設:運用立法手段規范本市大數據共享開放,助推大數據中心建設成為本市“一網通辦”的“最強大腦”;加快建立適應大數據發展趨勢潮流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框架體系。二、深化安全保障:建議加快落實國家網絡安全法的有關要求,明確有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和統籌協調;積極探索應對歐盟GDPR等國際數據保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針對歐盟GDPR數據保護的法律要求,建議有關部門加強指導本地企業等信息控制人或使用人加強數據合規治理,建立相關的機構、崗位及規范制度。三、加快應用發展:建議通過分級分類、服務接口、數據沙箱等創新形式,建立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的安全渠道;實施大數據安全工程,推動大數據安全產業的健康發展。針對大數據應用重點領域,建議實施一批數據安全產品應用示范工程,出臺數據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推薦目錄,設立數據安全示范補貼,實現供需精準對接,鼓勵大數據運營主體采用可信安全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