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峰 李國珍
國學經典走進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嘗試。五年來,學校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讓學生從經典中汲取營養,加強自身修養。
1.打造儒雅環境,讓國學經典陶冶學生情操
學校努力打造儒雅的校園環境,讓每一個角落都流動著國學的氣息。走進校園,“致真致善、立德修身”的校訓直入眼簾,“陽光向上、志存高遠”的辦學目標赫然呈現眼前,經、史、子、集的名句布滿了西甬道旁的每一面墻壁,淡黃的墻壁布置得疏密有致,精致的插圖、醒目的字體點綴著校園,照亮了學生的心靈。每一個班級都懸掛著代表本班特色的牌匾,時刻提醒學生做有文化底蘊的人。學生精心開辟了“沐浴書香”“班級掠影”“班級之星”等欄目。精美的設計、詩意的插圖,讓學生徜徉其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提升文化修養。
2.著眼課程滲透,讓國學經典浸潤學生心靈
古詩文吟誦的教學方式,巧妙完成了語文核心素養中“語言的構建與運用、審美的鑒賞與創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的要求。一曲曲古韻植入學生心靈,融進血液。吟誦古詩文,學生不僅培養了良好的誦讀習慣,也提升了音樂欣賞能力。此外,學校還開設了吟誦社團,《三字經》《聲律啟蒙》《百家姓》《千字文》等經典進入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領略古代詩詞、經文的韻味。學校還把“中華傳統文化大講堂”引入學生的生活,每天用詩書經文、名人典故陶冶學生的情操。
3.開展多彩活動,讓國學經典提升學生智慧
學校將學生平時的誦讀積累進行藝術的整合和編排,聲形結合,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更好地感悟經典的內涵。學校吟誦社團排練的吟誦節目《中華少年》,融《三字經》《聲律啟蒙》《少年中國說》于一體,學生在舞臺上通過聲音、動作和形態來表現作品,激發了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熱情。此外,每周的升旗活動安排了國學經典展演,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莊嚴的國旗下,國學經典在校園里回蕩,健全的人格、優雅的語態、和諧的個性在學生的世界里逐漸清晰。
國學經典的學習與傳承任重而道遠,學校將持之以恒,為學生注入一生受益的文化根基,用經典引導學生的行為,讓經典改變學生的生活,使經典融入學生的生命。
編輯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