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輝
人物是小說的核心,也是小說的靈魂。因此,我認為,要以人物為抓手,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感受故事情節的跌宕構思,從而進一步體會社會環境,把握小說的主題。這是我帶領學生對《水滸傳》進行整本書閱讀的基本定位。
1.激發興趣,抓住核心要素——人物
開始正式教學之前,播放《好漢歌》,激發學生對《水滸傳》中描寫的“好漢”的興趣。歌曲激昂的旋律,讓人有閱讀的沖動,這種閱讀沖動也是對作品人物的閱讀期待。
2.從初步了解單個人物到橫向比較多個人物
在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段閱讀,然后每段結合一個主要人物制作人物卡片。人物卡片包括人物姓名、綽號、主要情節、性格特點等內容。學生通過制作人物卡片,初步了解人物,走近人物。
閱讀的人物多了,自然就會產生一種自發的比較,但此時的比較還是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一種自發閱讀感受。教師要在這種自發閱讀體驗出現的時候,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如指導學生列出人物橫向比較點,有針對性地、理性地比較人物,讓學生獲得對人物更多的認識。
3.從作品中人物的角度認識中心人物
《水滸傳》的情節以單線縱向推進,前七十回以人為單元,后三十回以事為順序,連環鉤鎖,層層推進。這樣的結構為我們提供了可以討論的人物單元模塊,有利于集中分析人物、理解人物。
因此,在學生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后,教師可以再次引導學生走進作品,從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角度評價中心人物,這樣就更加深了對作品情節和人物的理解。比如,對魯智深這個中心人物的再認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走進作品尋找諸如史進、鄭屠、店小二、金老、趙員外、智真長老、寺僧、劉太公、周通、眾潑皮、林沖等人物對魯智深的評價和認識,加深學生對魯智深這個人物的理解。
4.品味語言,感受人物
作品中人物的語言變化豐富,從綽號到稱謂,從人物性格到人物身份,語言極為豐富,可以挖掘的內容有很多。如小說中老都管對楊志的稱謂有三種變化,即“提轄,端的熱了走不得”“楊提轄且住!你聽我說”“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思考老都管對楊志的稱謂的變化背后的深意,感受語言的味道。
5.撰寫人物小傳
從集中認識人物到分組分類討論人物,再到從作品中的人物看人物,最終形成對人物的綜合認識。在此基礎上完成人物傳記的撰寫,這樣就對人物形成了再認識,也是學生的一次再創作。
對于小說作品,可以沿著這樣的閱讀教學思路,帶領學生從最感性的人物入手接觸作品,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評判作品。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產生興趣,有思考,有體驗。
編輯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