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要】目的 探討行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在改善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療術中的慢血流或無復流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NSTEMI患者分為正常復流組與無復流組,入院后接受冠脈造影和PCI手術治療。無復流組患者行冠脈注射藥物尼可地爾治療。結果 無復流組患者經藥物尼可地爾治療,TIMI血流3級比例由0.00%上升至93.88%,同時TMPG3級和CTFC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復流組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是32.65%,略高于正常復流組的28.89%,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NSTEMI患者的治療中通冠脈注射尼可地爾可顯著改善患者PCI術中的慢血流或無復流情況。
【關鍵詞】心肌梗死;尼可地爾;無復流;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患者出現的心肌慢血流或者無復流情況是指由于患者心肌外膜發生閉塞其冠脈金融酸治療開通,然而受到微循環影響患者血液仍未能恢復,造成缺血性心肌組織無再灌注的癥狀,臨床表現為冠脈血流速度減緩或者無血流。諸多報導均指出藥物尼可地爾能夠顯著增強患者的血液微循環灌注量,有利于緩解患者冠脈的無復流和慢血流情況[1]。本次研究將針對冠脈內注射尼可地爾在改善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療術中的慢血流或無復流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診治的NSTEMI患者94例作為研究樣本,依據PCI手術后患者梗死血管的心肌溶栓治療(TIMI)血流情況進行分組,其中TIMI≤Ⅱ級者均納入無復流組,TIMI為Ⅲ級者均納入復流正常組。無復流組:共計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齡43~82歲,平均(62.6±0.3)歲。復流正常組:共計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齡41~79歲,平均(61.7±0.4)歲。兩組患者常規線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NSTEMI患者入院后48小時內接受冠脈造影和PCI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均于術前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并結合患者病癥情況應用β受體阻滯劑和他汀類等藥物治療。無復流組49例患者行冠脈注射藥物尼可地爾,
2 mg/次,供給注射2次,10 min后行冠脈造影。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發生的心臟不良事件。并對兩組患者術后7天的心功能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均以SPSS 17.0處理,計量資料的均數±標準差以(x±s)來進行表示,行t檢驗,采用率以%表示,行x2檢驗,以P<0.05表示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無復流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流指標情況對比
無復流組患者經藥物尼可地爾治療,TIMI血流3級比例由0.00%上升至93.88%,同時TMPG3級和CTFC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患者治療前后的資料比較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無復流組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是32.65%,略高于正常復流組的28.89%,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NSTEMI患者病因機制主要是冠脈狹窄及易損斑塊發生破裂糜爛呢絨引發急性血栓,患者伴隨或者不伴隨血管栓塞,可引發冠脈血流減速以及心肌缺血等[2]。通過早期行PCI術治療可再通患者缺血血管,并改善其心肌缺血癥狀,PCI術也是目前臨床中治療NSTEMI患者的優選方案措施,但此類患者術中常出現慢血流或者無復流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藥物尼可地爾屬于ATP敏感性的鉀通道開放及具有硝酸酯類藥物作用,可顯著降低患者心臟負荷,實現冠脈舒張,對患者的心律失常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3]。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尼可地爾在NSTEMI患者PCI術中對于改善其慢血流或無復流情況具有良好的作用,該藥物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NSTEMI患者的治療中通冠脈注射尼可地爾可顯著改善患者PCI術中的慢血流或無復流情況。
參考文獻
[1] 齊 琪,陳 濤,牛競輝,等.冠狀動脈靶血管內注射尼可地爾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無復流現象的預防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3):2832-2837+2847.
[2] 張 惠,劉璟霞.冠狀動脈內注射尼可地爾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無復流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8,23(03):247-250.
[3] 張苡榕,柳 麗,李 翔,等.尼可地爾與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無復流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8):43-44.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