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陸明
摘要: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互聯網+時代隨之到來,互聯網是新時代的一種技術與平臺它帶動傳統教育,使之面臨深刻變革。創新“互聯網+教育”促進教育與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將互聯網作為教育資源發展的重要平臺,既可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又可以實現教育管理的國際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先進管理模式。本文針對互聯網+時代的深度融合,本文先對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的創新策略。和闡述其對時代教育管理的影響。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教育;優化;創新,教學管理
互聯網+是信息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同時是互聯網與傳統社會一些行業的有機結合也是有效提高社會行業整體運行效率的新方式。新時期,時代教育管理工作在運用互聯網+時代轉變中出現了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極大地優化了新時代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因此探究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的策略和創新是意義重大的。
1 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的現狀分析
1.1 傳統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較為落后
目前一些學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相對比較落后,主要原因是沒有與時俱進將信息技術與教育管理有效利用。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部分學校學生工作服務的網絡信息化平臺逐漸建立和完善,一站式服務場所等網絡項目同時被相繼開發并采用。這樣為時代學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條件,但是部分學校仍然沿用傳統模式的教學管理方法,沒有運用新模式。
1.2 學校教育資源的獲取途徑不廣泛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條件下,互聯網的先進技術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學生從中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由此看來單一的課堂模式是無法滿足學生現實需求的,這就需要學校對教育資源的獲取要進一步拓展。然而實際學校教學管理過程中,體現出拓展工作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從而導致教育資源的有效性受到嚴重制約。
1.3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種種挑戰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學生處于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很多的新鮮前沿的事物,同時也會接觸到不同的思想,這些對于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學校適應時代變化勢在必行,應該及時創新教育管理方式,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
1.4學校教師對網絡利用率不高
互聯網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手段應與時俱進完善和進步。從傳統的黑板書模式逐漸過渡到利用互聯網技術制作精美的生動的教學課件的教學方式,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網絡資源作為教育資源,但是一部分老師對這些先進資源利用率偏低,不習慣也不懂得去創新應用,不能對自己的傳統的理念進行轉變,以至于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照本宣科,不能很好的融入學校提倡的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的教育模式。
1.5 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的網絡業務水平不高
雖然倡導利用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發展,但是血藥教育管理工作者對網絡有很高的認知度,同時具備較高的網絡專業業務知識和素質能力達到與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進度。而實際上教育管理人員的網絡文化認知度以及專業技能都還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和能力,不重視,也沒有網絡的實踐與應用。
1.6 學校在網絡化發展方面投入不足
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逐步發展,但是對教育管理網絡化的投入不足,比如,網絡化教育管理的經費投入不足,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投入不夠,學校的基礎設施沒有及時更新與更換,這些因素均影響學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管理與提升。另外,學校從事網絡教育管理的專業人員短缺,使之教育管理模式在網絡上的應用沒有充分施展開。
2 互聯網+時代教育管理的創新策略
2.1 樹立教育管理人員的新觀念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奇教育管理人員需要樹立新觀念,創設新策略,將互聯網+教育管理新模式進行有效的實際運用。從實際教育管理工作可以看出,很多教育管理人員只是將互聯網視為一種管理工具,并沒有創新思維,也沒有真正認識到互聯網+模式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這樣會制約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創新,以及互聯網的應用和拓展。針對這一現象,學校將互聯+時代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新理念進行大力推廣與培訓。例如學校通過舉辦名人講座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研討會等活動,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利用網絡平臺,數字圖書館等進行宣傳,使教育管理工作人員能深入并且充分的了解先進管理模式的優勢和特點。以及重要意義。從而提升自覺學習和應用新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2.2 構建完善的互聯網+教育管理平臺
為了提升學校管理工作效率。學校構建完善的互聯網+教育管理平臺。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將計算機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充分應用其中,網上教育平臺的建立,使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教育管理工作趨向智能化和信息化。例如,在學校局域網內建立互聯網+開放式課堂,便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數字圖書館的設立,對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和傳播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構建教育管理工作網絡測評系統,讓學生在網上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也能及時了解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2.3 學校教育管理的投入方向
學校利用互聯網技術研發各項教育管理的投入包括資金和人才資源的投入,加強教育管理工作的網絡投入,相關硬件以及軟件設施的采購和配置,保證教育管理工作的時代化需求。學校應該加強重視教學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教學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和水準。例如,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能培訓方面需要投入相應的資金,來聘請專業的人員對教學管理項目的研發以及應用領域進行詳細講解,培養教學管理人員科研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以此來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曹燕.網絡時代高效學生教育管理的機制創新[J].現代婦女(下旬),2014,04:132-133.
[2]蔣麗麗.互聯網時代高效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新聞戰線,2015,06:87-88.
[3]趙燕.基于數字化校園網絡的高效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15-16.
[4]陳桂香.大數據對我國高效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17.
[5]劉一虹.互聯網+時代創新高校教育管理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7 (6):167-168.
[6]李海艦,田躍新,李文杰.互聯網思維與傳統企業再造[J].中國工業經濟,2014 (10):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