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寧 韓小威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移動政務應運而生,成為一種新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模式,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動移動政務建設,能夠有效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政府與公眾的交流互動,滿足雙方的需求,成為傳統(tǒng)電子政務發(fā)展的新趨勢。然而其作為新生事物,還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完善和發(fā)展,不斷提升其實用性和,為公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具有人性化的服務。
[關鍵詞]移動政務;服務型政府;公眾需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2.056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8)22-0-02
現(xiàn)階段,移動政務作為“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借助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平臺,實現(xiàn)了政府在線管理公共事務,并提供了公共服務職能,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公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公開透明的服務,不僅有利于建設服務型政府,也有利于推進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1 移動政務的內涵
移動政務(Mobile Government)是傳統(tǒng)電子政務的延伸和發(fā)展,政府部門通過借助手機、PDA、WiFi、藍牙等現(xiàn)代移動設備和網絡技術,從而為公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且公開透明的信息服務,它將最新網絡科技與政府職能結合起來,成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推動力。
移動政務是傳統(tǒng)電子政務的升級和發(fā)展,它以電子政務為基礎,但又與電子政務存在明顯區(qū)別:在網絡技術方面,移動政務主要依靠無線網絡和移動通信技術,而電子政務則依靠有線網絡;在服務終端方面,移動政務主要應用手機等便攜的移動通信工具,而電子政務主要應用的是臺式電腦;在服務場所方面,移動政務可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電子政務通常需要在政府的辦事大廳接受服務,服務場所比較固定。
2 服務型政府背景下移動政務建設的重要性
服務型政府是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是秉承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的理念,遵循社會民主秩序和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政府。發(fā)展移動政務,可以使政務服務打破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及時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務,公眾也可以更加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務,有利于政府與公眾的雙向溝通和互動,對于建設服務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 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
移動政務借助無線網絡和現(xiàn)代通訊設備,使政府工作人員不再受固定時間和辦公場所的制約,對于政府而言,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接收公文,進行數(shù)據(jù)的傳輸和處理,大大提高了政府辦公文件的傳輸速率,由此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科學決策水平。對于公眾而言,移動政務無須受制于環(huán)境,可以為公眾提供遠程和全天候的服務,使公共服務空間得以延伸,為公眾提供全面、高質量的公共信息服務。
2.2 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在傳統(tǒng)行政模式中,傳達政府文件需要層層傳遞,文件的上傳下達需要較長時間,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現(xiàn)在移動政務依托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可以使文件以最快的速度有針對性地傳送到各級部門,節(jié)省了很多傳送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節(jié)約行政成本。此外,移動政務將各級政府部門結合成一個協(xié)同合作的信息系統(tǒng),重新梳理政府工作流程,使其更加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有助于各級政府明確工作內容,減少由部門利益引發(fā)的扯皮推諉,也有助于構建服務型政府。
2.3 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相較于傳統(tǒng)政務信息的發(fā)布手段,移動政務在信息傳遞上更具有及時性,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通過微博、微信以及政務APP等形式將最新的政務動態(tài)、政策措施、辦事流程等向公眾發(fā)布,公眾也可以通過這些形式向政府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政府已有很多辦事項目實現(xiàn)了網上在線辦理,可以與政府工作人員進行及時溝通,公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移動政務帶來的便利。移動政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模式,更能夠體現(xiàn)政府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更好地與公眾進行雙向的互動交流,了解民眾訴求,簡化辦事手段,真正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2.4 有利于為公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公眾對于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強調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從而給政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移動政務不僅要做到及時準確地提供各種信息和服務,而且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服務對象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服務。移動政務與傳統(tǒng)電子政務相比,最進步的一點就是具有可移動性,公眾手中都有移動終端,但個人的服務需求又不盡相同,移動政務將政府服務流程及內容整合成體系完備的框架,使用戶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身份和情況快速找到匹配自己的用戶需求,更加快捷地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務。
3 我國移動政務的實踐模式
3.1 建立移動門戶WAP版
政府門戶網站是“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形勢下的最早探索,隨著3G/4G網絡通信技術和移動通訊設備的發(fā)展,人們對電子政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政府門戶網站也在進行技術更新,使其更加便于移動端進行操作和使用。
浙江省是我國推進“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比較早的省份之一,早在2014年就開啟了以“四張清單一張網”為引領的移動政務改革,形成了全省事項清單統(tǒng)一發(fā)布、網上服務一站匯聚、數(shù)據(jù)資源集中共享的“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體系。其中,“一張網”即浙江政務服務網,一方面是網上辦事,全流程網上審批和監(jiān)管,有利于規(guī)范辦事流程,簡化辦事程序,不僅可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也有利于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另一方面是建設大數(shù)據(jù)平臺,各級政府部門的數(shù)據(jù)統(tǒng)一匯集到數(shù)據(jù)平臺,可以對數(shù)據(jù)進行更好的分析和利用,指導實踐工作。
3.2 建立政務APP
政務APP,也就是政府部門面向民眾開發(fā)的智能移動終端應用程序,通常具有政策宣傳、政務公開、在線服務和互動交流等作用,能夠協(xié)助政府及時有效地發(fā)揮社會管理職能,方便群眾獲得政府信息以及更加便捷地在網上辦事,有利于構建服務型政府,可以說,政府APP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必須借助的平臺和手段。2016年2月,國務院APP上線,展示了政務APP建設的風向標,APP建設已經成為政府提高服務能力的重要工具,能夠幫助政府職能部門向信息化轉型,進而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3.3 與微博、微信等民間科技企業(yè)合作
微博、微信作為當前中國發(fā)展較為成熟的信息傳播工具,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優(yōu)勢,而政府信息又具有權威性,將二者加以結合,政府部門借助第三方平臺建立政務微博、政務公眾號,向公眾及時傳遞政府信息,同公眾進行互動交流,既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權,提升政府公信力,也能方便群眾了解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建立高效便民的服務型政府。
與微博等注重信息傳遞不同,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依托自身成熟的支付平臺,將實名、身份驗證、信用等融入政務服務體驗中,截至2017年,中國有364個城市、縣域入駐支付寶“城市服務”,提供包括社保、交通、司法等領域的服務,種類達近百項。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科技企業(yè)引入移動政務領域,比如人臉識別、信用、人工智能等,政府部門與科技企業(yè)的合作,不僅有助于節(jié)省行政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服務體驗,使民眾享有便捷高效的服務。
4 我國移動政務建設的策略
4.1 提高實用性,豐富信息服務內容
發(fā)展移動政務的目的是在現(xiàn)代通訊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更好地回應民眾要求,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移動政務的服務對象是公眾,就必須把公眾的要求放在首位,這也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要求,而實用性是公眾最為重視的內容,只有具備了實用性,才能為民眾所接受并且加以使用,否則就只能束之高閣。因此,移動政務發(fā)展應該關注實用性,服務內容應當盡可能豐富,使之可以兼顧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此外,在互聯(lián)網時代,政務服務也要緊跟社會熱點,及時回應公眾需求。這樣不僅能使公眾使用方便快捷,也能保證政府部門及時掌握和把控服務項目的運作動態(tài),實現(xiàn)智慧城市的夢想。
4.2 強調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移動政務契合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使人們能更好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未來的移動政務不僅要能夠為公眾提供各種信息服務,使公眾能夠享受信息查詢、在線辦事等一站式服務,還要不斷拓展服務的內容和方式,使公眾能夠根據(jù)自身的需求,定制更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服務。
4.3 提高回應性
公眾運用移動政務一般出于信息獲取和在線辦事的需要,都需要有政府的回應性,否則移動政務就會成為擺設。一般公眾的需求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查詢事項,如查詢車輛違章信息、查詢各類證件辦理流程、查詢各類企業(yè)資質等;二是辦理業(yè)務,如辦理工商登記、辦理護照及其他證件、辦理水電繳費等;三是提出意見,當前我國公民的意識覺醒,公眾參與的意識不斷增強,加之政府也更加重視民意,所以移動政務成為公眾對政府工作提出意見的有效渠道;四是投訴舉報,移動政務為公眾投訴提供了平臺,成為公眾監(jiān)督政府及工作人員的手段之一。公眾參與移動政務的積極性關鍵看政府的回應性,只有政府及時回應,積極處理,才能不斷激發(fā)公眾的參與熱情,使移動政務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為此,移動政務必須要在回應性上下功夫,及時回應公眾的訴求,傾聽民意,及時處理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推動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xiàn)代化,重點構建服務型政府。
主要參考文獻
[1]郭鑾.移動電子政務發(fā)展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通信設計與應用,2017(2).
[2]藺思濤.基于公眾需求的移動政務建設[J].中國行政管理,2015(4).
[3]高榮.服務型政府建設背景下我國移動政務發(fā)展探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6(3).
[4]鄭躍平,黃博涵.“互聯(lián)網+政務”報告(2016):移動政務的現(xiàn)狀與未來[J].電子政務,2016(9).
[5]欒紹峻.我國移動政務面臨的問題與策略[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