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新
摘 要:PDCA 循環被認為是質量改進的基本過程,通過在質量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施 PDCA 循環和案例教學等方式,可以逐步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本論文以 PDCA 循環為基本思路,在導入該循環中,融入案例教學,讓學生主動去利用課外時間開展企業調研,撰寫調研報告,總結調研成果經驗,并將成果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將社會調研中沒有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輪 PDCA 循環。通過這些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推動質量管理課程改革的教學效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而奠定基礎。
關鍵詞:PDCA 循環;5W1E;案例教學;質量管理
隨著制造業的全球化和網絡信息化的發展,如何保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已經成為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ISO9000和卓越績效模式(GB/T19580)等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促進了質量管理的發展,是質量管理逐步發展成為系統的質量管理學理論。
如何通過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可以較為系統地讓學生了解質量管理的發展史,掌握現代質量管理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在企業各項活動過程中達到質量控制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如何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在現代質量管理中的理論、方法的指導下,使學生具備將這些理論與方法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質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礎。這些都是質量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
一、PDCA 循環的內涵
總所周知,教學質量的提升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沒有終點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將好的做法形成標準,如定期修改和完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案、課件、學生學習指導書等內容。課堂教學是一種無形的服務,影響其質量的因素很多,可將這些因素分為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稱之為5W1E。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就是PDCA循環。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
二、實施 PDCA 循環的過程
目前,教師上課都是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每一個階段完成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兩個階段之間的聯系不太多。針對這一種現象,很有必要將質量管理的教學改革分為四個階段,這樣可以讓教師進一步明確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怎么去做?最后的效果應該怎么來評價和處理。通過這一系列過程,我們就可以運用PDCA 循環工具和案例教學來促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
(一)P 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兩大主體,所以教師的教學改革要圍繞學生來進行。所以,要識別和滿足學生的要求,當然還要結合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定位,來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對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質量管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個原因,我們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入手,制訂相應的教學改革計劃。
第一,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制訂出更適應學生的授課計劃,對教學內容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對教學環節進行設計。通過引入學生感興趣的案例,入全國知名企業質量管理的實際案例,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對于案例分析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也要有所準備。案例教學法在質量管理學中的應用非常多,能夠變“單向教學”為“雙向教學”,增加互動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教師在講 卓越績效模式(GB/T19580)時,如果只講評價準則,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要準備某個實際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供學生學習。
第二,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需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制訂符合自身發展的學習計劃,教師可以適當地提供指導和幫助。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或者企業的具體措施,這對于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這些都需要學生走出校門,進入企業進行實際的調研。通過近三年的努力,本人已帶領10多組學生參加該類競賽,獲得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6個,成果顯著,學生積極性異常高漲。
(二)D 階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對教學環節的設計,更多地讓學生參與進來,共同討論和交流,教師負責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向。例如,在講述質量管理第一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的焦點”時,教師可以先講解基本概念,然后讓學生思考企業是如何從顧客的角度來經營和管理的,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這個知識點在實際中的應用。如舉“諾基亞和科達為什么會失敗?”,讓學生通過手機、手提電腦及各種現代的同學工具,從“以顧客為關注的焦點”的角度來收集資料、思考和分析問題,找出他們具體的做法,總結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并在基礎上,教師要進行恰當的點評。因為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處于指導者和評價者的地位,教師要對學生的每一次參與和學習結果進行恰當地總結評價,這對學生的下一次參與非常重要。
(三)C 階段
在按照制訂的計劃執行之后,教師有必要認真檢查教學計劃的具體執行情況和教學效果是否真正達到了預期的要求。教師要對照教學環節的設計,逐一檢查,看是否有遺漏的環節、尤其是要實施有困難的環節或者教學效果欠佳的環節進行重點檢查,并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層原因等。通過上述計劃的制訂與執行,我們可以明顯改善質量管理課堂的氛圍,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另外,我們還需要去發現問題,如:在講授制造型企業的案例時,由于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以財經類、管理類為主,大部分學生在服務型企業里面實習,而沒有在工廠里面實習,所以,就導致他們不太容易理解生產過程、質量檢驗過程。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適當地介紹服務型企業的案例,介紹學生身邊熟悉的案例.
(四)A 階段
最后這個階段,教師要根據檢查的情況進行處理。一個循環的結束,意味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每一次循環都要有一個質的提升。因此,對于做得好的方面,要形成標準,這些標準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就按照此方法實施。比如在教學方法上,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主,通過案例教學和討論教學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自主化教學方法,即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做主,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可以專門準備一個小冊子,分別詳細記載經過 PD- CA 循環形成的標準和尚未解決的問題及今后改進的思路、措施和方案等內容。這樣通過形成文件的方式,能讓教師的目標更明確,知道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努力的方向,也可以通過教研室老師的討論,為今后的改進提供一些建議和意見。
三、總結和展望
本文運用 PDCA 循環對質量管理的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改進,通過對該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發現PDCA 循環和案例教學對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復運用,每一次循環都能發現新的問題,并且在下一次循環的時候解決,同時在自己的小冊子上做相應的記錄。這次教學改革的探索,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對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人才也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海平.工業工程專業研究性教學方式的研究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4(5).
[2] 魏國辰,楊寶宏.高校管理類專業質量管理學課程教學創新與實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2(3):132-133.
(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