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云
摘 要: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業也在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在電子商務的作用下,消費者能夠接觸到的商品類型大大增加,在價格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受到線上交易中存在的制約性因素影響,消費者的權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如果不能有效對這種狀況進行解決,必然會導致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限制。
關鍵詞: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
在消費者使用電子商務消費平臺時,可以享受到優惠的價格與便利的消費體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電子商務消費體驗都是良好的,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反應在消費過程中自身權益受到損害,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消費者進行電子商務活動的積極性。所以,為了確保電子商務的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將對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受侵的原因進行分析,并討論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相關措施。
一、不利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要原因
(一)線上交易的局限性
導致消費者權益受侵的原因多種多樣,其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首先,電子商務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是導致消費者權益受侵的根本原因,電子商務的進行不同于傳統消費,消費者在收貨之前不能對商品進行查看,只能通過線上圖片、數據參數等進行判斷,而這就給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機,通過虛報數據、美化產品圖片,惡意刷取好評數,以此對消費者進行欺詐性消費。
(二)消費者維權困難
由于電子商務發展時間不長,我國在該方面的治理經驗也不是很完善,而這也就導致該方面的管制不嚴。結合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可以認識到,電子商務的管理工作主要依賴于消費平臺進行,而這便使得消費者的維權狀況不是很樂觀,一方面,維權途徑過于單一,僅僅只能通過平臺申訴的手段實現,另一方面,維權效率不高,缺乏法律方面的支持。
(三)支付環節冗長
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除開售后方面的問題,交易完成的象征是支付的完成,傳統的交易行為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電子商務發展初期需要借助網銀實現支付,而這無疑是延長了交易鏈條。眾所周知,步驟的增多會提高交易的風險性,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消費者權益造成威脅。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要方向
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世界性的,所以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我國可以對外國的合理經驗進行借鑒。通過對發達國家電子商務保護體系的分析,可以認識到其內容主要集中在公平交易、消費者知情權、隱私權方面。其具體如下:
(一)知情權
正如上文中所言,消費者在進行電子商業活動時,容易受到線上交易的制約,從而無法有效獲取商品信心。因此,保證消費者對商品信息的知情權尤為重要,歐盟在《電子商務指令》中對此有明確規定,銷售者應該向消費者提供準確、真實、確定的信息,信息的內容涉及比較廣泛,基本囊括了消費者可能需要了解的信息。
(二)撤銷權
《歐盟遠程銷售指令》指出,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有權利執行無條件退款,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需要承擔商品寄回運費,這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對銷售者進行保護。
三、對我國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建議
(一)加強審核銷售者主體資格
綜合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我國網絡欺詐現象頻發的實際狀況來看,加強銷售者主體資格審核十分有必要。造成電子商務中存在的亂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的虛擬性有關,如果能通過法律手段對電子商務活動開展單位進行審核,便能有效的將不具備資質的不法分子、劣質商家排除在外。另外,相關管理部門要對審核通過的商家頒布許可證,為消費者提供辨別依據。
(二)行業內部建設
確保消費者權益需要銷售者的支持,銷售者應當在道德、職業方面保持自律,切不可因眼前利益侵害消費者權益,如此只會造成自身長遠利益受到損害。當然,行業自律不能只依靠電子商務銷售者的努力,電商管理部門應該積極進行行業規范上的建設,并且出臺相關的懲戒制度,防止各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出現。
(三)商家信譽
商家的信譽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代表商品的質量,消費平臺應該嚴格審核銷售者商品評價真實度,防止惡意刷好評等行為誤導消費者。另外,在必要情況下可以建立統一標準,不定期對商家進行信譽方面的評價,以此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四)拓寬侵權保護途徑
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不能單獨依靠平臺來實現,立法部門應該根據電子商務活動的實際情況進行立法,為消費者提供成本低、效率高的維權方式。另外,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需要立法部門的喚醒,通過各種網上宣傳活動與法律援助,可以有效為消費者提供維權支持。
結語:
總而言之,消費者權益保護與電子商務的發展有著直觀重要的聯系,必須通過完善立法實現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陳曉宇,楊月.論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0(06):547-552.
[2]趙興華,馬慧.淺析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J].人民論壇,2015(05):116-118.
[3]王悅.淺議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的保護[J].法制與經濟(上旬),2014(02):69-71.
(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