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和科技水平正在不斷地提高,在教育方面也進行著一系列的改革。當今時代,社會各界對于人才的教育和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進行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引入時政因素,能夠幫助學生及時了解當前的政治情況,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教育管理機構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政治課堂教育過程中融入當前的時政內容,并且鼓勵學生對當前的時政概況進行學習和了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客觀思維,也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為其今后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價值
(一)符合教學改革的要求
在以往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工作當中,由于多種原因,學生無法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教學與學習成果均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進行政治教學活動當中,學生通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課程比較乏味。如果將時政內容引入課堂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對多個領域的知識進行了解,并且教師可以在其中加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關聯的案例,以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活躍課堂氛圍,增強教學成果。
(二)滿足世界格局的需求
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國際形勢逐漸復雜,在初中政治課堂當中引入時政,能夠幫助學生對當前各個國家的國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進而使其漸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1]。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我國的性質時,可以對我國成立之時,國旗、國徽等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以及所代表的含義進行介紹,同時也可以講授其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等,以此使學生對我國的相關歷史和政治性質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教師也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當前的發展態勢以及重大新聞,讓學生與時俱進,根據當前國家的發展情況,及時地補充和完善自己。
(三)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有些時候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不能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維權。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在教學工作中引入時政內容,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講授《維護消費者權益》相關知識時,應當讓學生對自身的基本合法權益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并且可以模擬日常生活當中存在的侵權行為,讓學生練習維權,讓學生學會使用合理的方式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
(一)大力發展新聞播報活動
在初中政治教學當中引入時政,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自身積極的引導作用,展開新聞播報活動,對當前的時政要聞進行播報[3]。教師可在授課之前指導學生進行時政新聞材料的收集,并且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對材料進行篩選。例如,在進行《堅持依憲治國》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我國憲法的相關內容進行收集和整理,并且通過網絡等渠道了解我國憲法在不同的國情之下所進行的修改等。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娛樂新聞,有的學生則喜歡科技類的新聞,教師應當注重根據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
(二)建立時政論壇
在初中政治教學當中引入時政內容,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但是時政內容包含很多方面,僅僅依靠教師并不能夠完全達到要求,還需要借助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和帶領之下,根據自身所了解的時政新聞,繪制黑板報,并且增加一個專門的板塊,談談自身對當前形勢的看法和了解,從而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另外,可以在課堂上或者是課余時間進行分組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并且形成客觀和理性的思維模式,做到遇到事情能夠從全局的角度進行客觀的分析,找出最為恰當的方式予以解決。
前文對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內容的融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描述,并且在進行論述的過程當中,列舉了相應的案例。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廣大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對當前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增加教學方式的生動性與靈活性,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使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翁劍釗.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廣東科技,2014(8):206.
[2]徐黎莉.淺談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J].新西部(中旬刊),2013(7):97.
[3]張峰.時政教學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教師,201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