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曉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出現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上,與眾不同、富有新意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增強,夯實學生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能力,以構建高效的課堂,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思維導圖的成功應用。初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基礎性學科,尤為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借助多樣化、靈活性的思維導圖,能大大地縮短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順利地實施和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生物;教學
在大力倡導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對于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期盼,而思維導圖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種,這一先進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把美妙的圖形、精練的文字、標準的符號以及靚麗的色彩結合在一起,形成別具風格的圖式學習方式。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能全方位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生物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潛心研究與教材息息相關的思維導圖,串聯生物知識點,有效地標記重難點知識,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把握學生前進的航向,促使學生有的放矢地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以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整體效果。本文結合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進行如下說明:
一、在闡述生物科學史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
初中生物教學內容中蘊含著無比豐富的科學史實,但是這些科學史并沒有串聯在一起,一般情況下,是以零碎復雜的知識而存在的,面對撲面而來的生物知識,學生往往束手無策,不知如何下手,心理壓力很大。假如運用思維導圖將這些優秀的教學資料中瑣碎、細小的知識融合起來,形成一個脈絡清晰的知識網絡圖,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具體生物知識的認識和了解,更能促使學生全面、直觀地掌握生物知識,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與學生共同研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這節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生物圈為起點進行發散,找到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第一層模塊,然后再進行發散找到其他各自分類,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借助不同的實例,說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增強學生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并堅決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二、在剖析生物概念的教學環節中采用思維導圖
初中生物知識錯綜復雜、內容繁多,尤其是生物概念更是層出不窮,這些龐雜煩瑣的生物知識點,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而言,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困難。如何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把一些相同章節的重要概念進行整理、歸納,構成思維導圖的核心部分,不僅可以讓學生熟悉這些生物概念的性質,更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根據所學的知識,推導出更多的細碎的生物概念,從而形成層次分明的概念知識網,組建成思路明確的生物概念體系,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進行識記,并牢牢地記在心里,不容易遺忘。比如學生在學習“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這節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鑒“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所學習的內容,把兩節課的知識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在初步理解組織、器官等概念的基礎上,開展本節課的學習,促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和掌握構成植物體的六大器官的概念。
三、在處理和解決教學重難點知識時應用思維導圖
在現實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和困惑,而教師在整體和分析中,不難看出,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諸多的問題,主要就是生物知識中的重難點不明確,不具備科學的處理方案,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而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幫助教師找到更好的方式,解決學生思路混亂的狀況,促使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重難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比如在講解“消化、呼吸和血液”這一知識點時,教師發現本節的知識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出心房—心室—動脈—毛細血管—血液五個方面,幫助學生成功地找出血液循環的特征,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化解學生心中的疑惑。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逐漸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并展現出無限強大的優勢和特征。初中生物教師巧妙地借助以上方式,滲透思維導圖教學理念,靈活多變地變革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科學、合理的生物知識體系,形成獨具一格的知識脈絡,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生物知識的復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生物知識,恰當地整理和歸納復習提綱,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促使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創新思維意識和實踐綜合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小青.思維導圖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15(2):88-89.
[2]王新建.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復習課教學中的應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6(16):34-35.
[3]楊文慧.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7(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