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第一中學 李曉峰
數學是一門對學生思維水平有較高要求的課程,只有確保學生可深層次分析數學問題,才能借助清晰的思路正確而快速地解決問題。研究實踐表明,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幫助學生捋順各個數據之間的關系,可推動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獲得新的解題線索,最終可推動教學實效的顯著提高。本文就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高中數學教材內容普遍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對部分學生來講難以掌握,這就制約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及學習效果的優化。針對這一情況,要想顯著提高高中數學教學實效,就需要教師恰當地將思維導圖教學法引入課堂活動中,從而引導學生更加系統地整理數學知識,以推動學生深度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最終使得學生都能對數學知識的根源有更為透徹的領悟。
比如,在學習《導數》的相關內容的時候,要想讓學生更加系統而全面地掌握教材內容,教師就應把思維導圖恰當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具體來講,高中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逐步梳理導數知識,并用思維導圖形式展示出來(如圖1)。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導數”作為中心詞匯,逐漸輻射出導數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導數的運算法則、導數的應用、定積分與微積分等二級節點,然后進一步梳理出第三級節點及第四級節點,從而使得學生都能對《導數》這一章節中的所有大小知識點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有更為全面的了解,進而幫助學生精準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最終為學生正確解答相關問題奠定基礎。

圖1 《導數》章節思維導圖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高中數學教師將思維導圖恰當引入課堂教學中,可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并使得學生細化相關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顯著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水平,最終推動《導數》章節的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高中數學知識具有較高的邏輯性,這就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出一定的數學問題后,就需要學生自主閱讀與分析問題中的數據關系,從而在深層次理解問題的關鍵要素的基礎上獲得解題線索,以便順利解題。但是,大多數數學題目中涵蓋了大量的信息,學生只有精準捕捉關鍵信息,才能快速、正確地解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合理地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中,以幫助學生精準地運用各個知識點,才能為他們便捷地解題創造條件。
比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相關內容的時候,就需要學生正確把握數學原理,并掌握直線與圓的基本關系,即相交、相切、相離,同時明確判斷各種位置關系所需要的方法。具體來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作為關鍵詞語,進一步引出重點知識“判斷方法”,然后總結出常用的判斷方法有“代數法”與“幾何法”,接著分析出三種位置關系“相交”“相切”“相離”。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與每一種位置關系的有關教學內容:①相離。與直線與圓為相離關系的有關內容主要有關系判斷及有關最值求法。②相切。與直線與圓為相切關系的有關內容主要有關系判斷及切線相關問題。③相交。與直線與圓為相交關系的有關內容主要有關系判斷、焦點坐標、弦長等。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借助繪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思維導圖,可讓學生更加系統與全面地掌握本章節重點知識。學生在解答相關習題的時候,如果能夠對相關問題有充分的把握,就可運用對應知識點精準判斷兩者的位置關系,有助于學生解題質量與解題效率的提升。
復習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形式與關鍵環節,對學生是否能全面、細致地掌握各個章節知識,是否能構建健全的知識脈絡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為了讓高中生更加扎實地掌握教材中各個章節的內容,教師可將思維導圖科學地引入復習教學活動中,以促使學生高效復習各個知識點,從而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的重點內容。
比如,在復習高中數學必修一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繁多、復雜的數學知識有更為細致、牢固的掌握,教師就可用思維導圖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本冊書的主要內容,將“必修一”作為中心詞匯,逐漸輻射出“集合”“函數概念”“基本初等函數(Ⅰ)”“函數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細化各個知識章節的詳細內容。具體來講:①集合的相關內容涵蓋有集合的含義及表示方法、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集合的基本運算。②函數的相關內容涵蓋函數的概念、基本性質、表示方法。③基本初等函數涵蓋有對數函數、指數函數及冪函數。④函數的應用涵蓋有函數與方程、函數模型及其應用等。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在復習教學中科學引入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系統整理數學知識,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為全面的掌握,從而推動學生更合理地統籌各個知識點,進而制定恰當的復習方案,最終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的大幅提升。
總之,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可幫助學生更加明確地了解教材的重點知識,可讓學生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精準掌握,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高質量掌握及應用能力的顯著提高。因此,教師應明確思維導圖的優點及應用方法,并恰當應用到各個教學環節,以便最大限度地優化高中數學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