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 敏
(735400 賽漢陶來蘇木人民政府 內蒙古 阿拉善)
在研究經濟概念的時候,對社會關系進行調整是最具價值意義的命題。如今,在經濟法中,最主流的研究是在經濟法存在的基礎之上進行的,重點是在社會發展的角度上來對經濟法的存在加以論證。但是,這種方法并沒有從本質上對經濟法存在的必然聯系和社會存在的基礎進行探討。目前,在很多學說中都表明市場經濟是經濟的基礎,經濟法是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對相關的法律規范的調整。但是,在具體開展研究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注重對社會公益利益以及市場失靈現象的彌補,從而和經濟法的研究基礎逐漸偏離。所以,使得學者對公共利益以及市場失靈現象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此,在此研究基礎上的經濟法的范圍也有不同的理解,這種現象就會導致整個研究領域缺失,經濟法的分論以及總論的研究也會不協調。從而也會影響到國家保護社會經濟利益以及市場失靈的手段。隨著整個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隨之產生,因此,在對調整的領域以及調整的對象加以確定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應該滿足社會需要。所以,在了解了法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之后,應該結合整個經濟和經濟法的概念,確保各項工作的開展圍繞經濟本體而展開。為了確保經濟法達到應有的效果,還應該在市場交換的過程中達到社會需求以及社會滿足的平衡。
在對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進行研究時,多數學者都是在主管的角度上進行的,通過調整所需的手段以及目標來完成對經濟法實質的推演,在一定的程度上,這樣的推演與經濟本身對法律的要求有所不同,并且這種方法將經濟法的調整局限在法律的范圍之中,同時也脫離了經濟實體的要求。學界在經濟法的調整原則之中,只是關注于對法定原則的強調,或是要求政府依法執政,這種現象只是在國家的角度來認知問題,并沒有按照實際的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經濟生活的具體需求來開展工作,從而使得觀點無法和經濟生活有效的聯系在一起。所謂經濟法的原則,也就是能夠將整個經濟法的實踐環節體現出來,使其不僅僅是在法律文件中存在。對經濟法價值的定位應該貫穿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將社會關系中的經濟關系充分調動起來,也就是讓經濟法在現實生活中發揮出指導意義。在具體的生活中,使用經濟法需要關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①確保監管工作的有效性。②注重監管工作的規范性。要想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就應該對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加以明確,同時還應該構建基本原則體系。
經濟法獨立緣由一直是很多經濟學家不斷探討的問題,經濟學家張守文教授曾經說過,對經濟法是一門法律規范進行論證,是證明經濟法核心地位的基礎,經濟法具有和行政法以及同民法同樣重要的地位,這樣的論證目標對于行政法以及民法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對于經濟法而言作用卻尤為明顯,這在學界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借助經濟法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能夠證明經濟法的存在已經是學界的共識。但是,對于該理論體系的研究并不順利,研究結果也并不明確。就發展的視角而言,公私法以及部門法之間的具體定義,就很容易出現混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將社會的調整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法律體系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動。經濟法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對社會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加以調整。當然,盡管經濟法有著和民法類似的內容,也服務于市場經濟建設,但是,經濟法同樣具有立足于經濟基礎,并且對資本的流動變化進行引導的作用,以此來促使整體經濟體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總而言之,經濟法與其他的法律體系的價值不同,有著獨立性的特點。民法主要能夠調整已經建立好的社會關系,并且強調個體、重視平等。商法則主要是對商界法律關系的調整,其主要目的是構建出能夠實現等價交換的社會關系。然而,在社會出現大的動蕩之前,經濟法首先是對資本進行調整,然后再將調整結果集中在對應的經濟發展目標之上。在調整資本的時候,不會反對資本集中以及資本增值的問題,也不會對資本的等價交換方式加以否認。在本質上,它和民法是一樣的,不過民法更加關注交換的形式,而商法在意的是交換的可能性,經濟法則是確保交換必然性的體現。在對經濟法進行調整時,是在民法不能夠創造出有利的社會財富的基礎上存在的,該項工作在資本的管理和集中之間。要想經濟法真正發揮出價值,就應該對資本集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除,并且做好專業的資本監督工作,以便能夠在問題出現之前及時加以管理。
研究經濟法的理論,就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潮流,對該項工作不斷地加以改進。要想實現經濟法的價值,就需要發現問題,并且及時將問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經濟法的意義。作者從經濟法的概念、原則以及地位等角度進行了論證,在確認經濟法具有獨立的價值以及地位的基礎上對經濟法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確保我國的經濟法發揮出市場調節作用。經濟法和民法以及商法一樣,都屬于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并且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持續加強對于經濟法的研究力度,從而不斷提升經濟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