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正龍
摘要:本文分析了微觀審慎監管的滯后性和諸多不足,因此我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引入宏觀審慎監管尤為重要。隨著沿線國家經濟聯系的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將具有新的傳導機制。同時基于我國宏觀審慎監管的現狀提出了在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應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系統性金融風險 宏觀審慎監管 風險傳導
以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機為分界點,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管可分為兩個階段:危機前為只注重單一金融機構穩定的微觀審慎監管政策,在危機之后逐漸引入了宏觀審慎監管政策。我國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與外界的經濟交往更加頻繁,面對的形勢更加復雜,這對我國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引入宏觀審慎監管的重要性
隨著各國在國際金融監管合作中對宏觀審慎監管的引入,我們只有深入研究宏觀審慎監管的實踐及理論才能確立我國在國際與區域金融合作中的策略和基本立場,才能融入到國際經濟交往與合作中去,才能提高我國金融業的競爭力、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利益。
到當前為止,我國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綜合性量化評估還沒有取得成熟的研究成果,尚待解決如何測度和預警“一帶一路”國家系統性金融風險及對我國的影響。這也導致了宏觀審慎監管缺乏清晰的實施路徑和明確的重心,在實施框架上也難達成一致。
實施宏觀審慎監管也是由于以往的微觀審慎監管的固有缺陷造成的,如微觀審慎監管易產生順周期性問題,其自身也影響了金融的穩定。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微觀審慎監管的滯后性分析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什么是影子銀行,它是指處于銀行監管體系之外、有可能引起監管套利和系統性金融風險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我國傳統的微觀審慎監管原則沒有考慮到各國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之間或者各國金融機構之間潛在的風險連鎖反應與風險溢出效應。
微觀審慎監管規則導致了監管套利動機。由于監管套利行為主體與監管部門之間存在博弈,一旦監管部門對影子銀行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業務的監管政策頒布,各國的金融從業人員都可能盡力尋找監管真空地帶,想方設法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業務進行規避,從而套利行為發生。再則由于“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大多為發展中國家,相應地活躍于監管盲區、以混業經營為主的影子銀行也會較多,以原有的監管體制去監管沿線國家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只會捉襟見肘。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影子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傳導機制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逐步深化,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系將逐步加強,影子銀行體系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沿線國家的金融監管政策也會日益趨同,各地區及各國之間的金融業務往來與對接也日益密切、日益加深。隨著“一價定律”的前提條件逐步得到滿足,沿線國家將會形成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全面的一體化金融網絡。在這種發展趨勢及背景下,影子銀行內部大量的風險資本將流動于跨國金融市場,再加上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接踵而來的將是逐漸強烈的風險溢出效應。沿線國家金融市場風險的集中爆發會迅速傳導和沖擊相關聯的其他國家,最終導致沿線國家的金融風險也具有系統性。
四、“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宏觀審慎監管的現狀
我國目前缺乏有效的宏觀審慎監管協調機制。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系逐漸緊密,加上日益寬松的監管環境和雨后春筍般的金融創新,沿線國家的宏觀審慎監管機構之間、有關的金融機構之間,必須建立有效的宏觀審慎監管協調機制才能應對既脆弱又復雜的金融環境,才能防范金融危機的發生。
當前我國宏觀審慎監管的組織體系滯后,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尤為突出。2∞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各發達經濟體都在整合原有的優勢資源,深化本國的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建設,而我國在這方面的改革似乎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因為我國金融市場出現較晚,具有金融、財稅、證券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缺乏,能對系統性金融風險進行跨國宏觀審慎監管的人才將是少之又少。
五、“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宏觀審慎監管體系的構建
宏觀審慎監管是一種綜合性的政策防預,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除了各國自身的金融監管外,還需各國的匯率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與協調。其中匯率政策能在促進金融穩定性上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管制沿線國家資本的流進流出方面。財政政策可以通過稅收來抑制資產泡沫,從而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在宏觀審慎監管層面,各國當局可以通過事先規定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來實現一般物價水平的穩定,通過相機抉擇的方式提高利率來控制資產價格泡沫。
由于沿線國家資本市場起步時間早晚不一,有的金融數據缺失,且在國際公共信息平臺發布的經濟信息統計口徑不一。因此應建立風險監控的信息化平臺,為跨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實施提供信息支持。首先應完善征信體系,這有利于我國當局通過違約率了解該國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為宏觀審慎跨國監管提供信息支持;其次健全支付清算系統及其信息挖掘,收集經濟往來信息,以此反映各國經濟結構變化情況、經濟景氣程度和交易活躍狀況,據此為我國評估各國金融穩定狀況提供背景材料;最后加強沿線國家經濟部門之間及政策部門內部的信息系統共享與整合。
適合我國國情的跨時間維度和跨空間維度的宏觀審慎監管的政策工具的設計也尤為重要。例如著重開發能有效控制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風險的工具(如杠桿率、系統性風險稅、資本金率等)和能有效調節順周期性的工具(如資本緩沖、動態撥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