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章媚
隨著教材的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近年來,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實踐法、小組合作等諸多教學方法的應用,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對所學學科的了解與認識,同時能夠提高對學科的興趣,激發自身的潛能。而在這些方法中,對小學數學較為實用的便是小組合作法。小組合作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學生分組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合作來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增加對教師所提問題的理解,理解所學知識并能應用,讓學生在小學時便培養起對數學的興趣,同時能夠明白合作的意義。下面通過從“培養教師的能力,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科學分組,有效討論;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激勵懲戒”等方面著手,探析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與策略。
更新教學觀念
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師通過布置問題引導學生從問題中尋找答案,但又不能對學生有太過于明顯的提示,以防學生省去思考的過程。同時,這個問題既不能太過于繁瑣,讓學生根本無從下手,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不能太過于簡單,使學生忽視了小組合作的意義。
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積極地進行自我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小學的基礎學習階段。許多學校在教師的聘用方面要求不嚴格,有些教師甚至一人承擔多門學科教學,使得學科的專業性大打折扣,再加上有部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極其不負責任,而學生也就對于課堂的重視度不夠,積極性也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有些教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過于死板,因循守舊,不能因材施教,使得課堂過于沉悶,教授方法過于古板,以教為主、以學為輔,內容大多沒有創新性,這些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更新教學觀念,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發揮主體性的作用,并能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小組合作中發揮作用。
科學分組,有效討論
在小組合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正確合理地分組。
應該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素質的高低來進行合理分組 不能讓一些水平較高的同學分在一組,造成小組合作的不均衡,較高水平的同學便會用很短的時間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這樣他們也會存在時間浪費的情況;也不能讓只有水平較低的同學分在一組,讓他們花費很長的時間去探索問題而且探索問題的答案并不十分準確,使得他們失去了學習信心。因此,應該合理分組,有序地將學習水平差的和學習水平高同學相結合的分到一起。
不要將平時太過于熟悉的同學分在一組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這個討論是跟學習有關的有效討論,而不是同學之間的聊天;如果把關系較好的同學分在一組,很容易出現跑題聊天的情形,談論跟學習無關的話題,嚴重影響學習效率。比如,在小學五年級的人教版課本中,有一課是關于位置與坐標的認定,坐標便是有序數對。這時,執教者可以讓小組中處于不同位置的同學來分別標明自己小組組員的坐標。這既能讓學生有效地學習與認識坐標,又能讓這個學習的過程變得有趣,從而增加組員之間的認識與交流。
制訂目標,方法適當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合理分組之后,教學目標的確立也是十分重要。首先,這個目標必須是根據學生所學內容進行的探索或者拓展。當然,這個目標設定不能太過于繁瑣,使學生根本無從下手,這便失去了問題設立的意義,同時也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興趣;但這個目標設定也不能太過于簡單。
探究,就是讓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分享自己的意見進行有效探索與討論,激發學生對所學問題進行拓展,讓學生不僅明白了這一種問題,更明白了類似的許多問題;不僅明白了數學問題,同時也理解了生活中的許多其他問題。當然,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方法去引導,不能讓學生向錯誤的方向去思考。
合理的懲戒與激勵
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有時他們會輕易放棄。這時,如果通過一定的激勵制度,積極加以引導,往往能大大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同時利用組內合作和組間競爭的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而且能夠在組間競爭的過程中,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或者自己做得較好的地方,更利于學生積極改正自己的錯誤或者保持自己做得較好的地方,還能夠增強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多角度、多方位地去面對問題和理解問題。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課本中,有關于小數循環的問題,便可以通過小組競爭的形式,讓學生先經過組內討論快速寫出無限不循環小數或一些小數的形式,然后讓各組選出一位代表在黑板上寫,相互競爭。對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而對表現不好的小組則給他們布置更多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激勵和懲戒的制度,能夠平衡學生之間的能力,提高學生興趣,讓合作和競爭有效結合。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討論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實行小組合作討論,還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尋。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