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翠
2017年12月,因工作需要,我在短短半個多月里曾三次執教《去年的樹》一課。《去年的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雖三次執教同一篇課文,但我沒有固步自封,照搬現成教學設計,而是依據學情,不斷調整教學目標及相應教學環節,在一次次執教中不斷總結反思,修改完善,精雕細琢,努力讓課堂從虛泛走向本真,從浮華走向實效。
一教:細碎龐雜,繁冗拖沓
作為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人民政府兼職督學,我被學校安排去包聯的壩河鎮勇敢小學送教。我選取童話故事《去年的樹》一課作為執教內容。本以為這樣篇幅短小、語言簡約、情節優美的課文備課時少花費些時日,就可駕輕就熟。待沉下心來一遍遍研讀文本時才發現,這篇只有500余字的簡短童話,卻承載著極為深刻且豐富的內涵。日本童話作家新美南吉稱得上是惜墨如金,他似乎有意少說或者不說,給讀者留下無限想象時空。年僅30歲便英年早逝的他,呼喚著人間最純美的情愫。他讓我們相信,世間有些東西會超越時空,走向永恒,比如友情、信任、忠誠……
基于以上文本特點,又因為這是教材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我去送教時,學生早已學過,所以在備課時,我沒有制訂“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基礎性教學目標,而是緊扣文本特點,確定本課的核心教學目標為:充分挖掘文本空白,體驗童話形象的豐富性,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間,把握文本內涵。基于此,課堂上設計了6處想象補白環節。這些根據具體文字的想象,需要留給學生較長靜心思考時間,交流也要充分才能說得具體、深入,加上激趣導入,多形式、多層次朗讀理解,寫話練習,簡介新美南吉及其作品等教學環節,在2017年12月7日初次試講時,我足足用了50分鐘。
二教:刪繁就簡,還學于生
外出送教,40分鐘是不能拖堂的,我必須刪掉繁雜的環節,為這節課“瘦身”10分鐘。當時試講時,特邀駐校指導教學工作的江蘇省常州市高級教師巢春林觀課。他認為,課堂上想象補白環節處太多,建議刪掉4處內容:①“鳥兒向山谷飛去”處的想象補白。因為當時鳥兒急于找到大樹,短句子更能體現鳥兒匆忙飛行尋找的客觀事實。②不對鳥兒和樹根、門先生、小姑娘之間的對話進行指導,這是第一課時應完成的教學任務。③不詢問鳥兒為什么要在燈火未燃盡時飛走。因為此時的燈火已經不是樹,樹制成的火柴已經熄滅,只是煤油燈在燃燒。④不讓學生想象文章可能還有哪些結局。因為日本人對于死亡有著特殊的態度,認為大樹死去奉獻光明就是最好的結局。
按照巢春林老師的建議修改后,自我感覺更能凸顯核心教學目標。2017年12月8日,我信心十足地按照調整后的教學設計去壩河鎮送教。誰知,剛回顧完課文主要內容,準備精讀感悟課文重點語段時,竟然停電了!精心準備的渲染鳥兒與樹依依惜別的悲涼音樂播放不出來了,幾處想象補白的精彩段落無法清晰呈現了,情感升華處新美南吉感人肺腑的話語及其佳作推薦展示出不來了。我極力保持鎮定,迅速在腦中調整教學環節,抱定一個原則:抓住“天天唱歌給樹聽”中的“天天”“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中的“看”等關鍵詞句穩扎穩打,引導學生深入體驗童話形象的內心世界,通過想象來悟情,通過更動情地朗讀渲染難舍難分的告別氣氛,領略作品的魅力。通過教師明晰的語言陳述,學生認真傾聽,考驗學生與教師默契程度等方法讓學生對重點語段想象補白,一節課上得扎實、簡潔、常態、本真。
三教:抓住文脈,綱舉目張
2017年12月8日那節沒有聲、光、電點綴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課堂,一直讓我隱隱遺憾——課很平實,缺少新意。也讓我深深感受到,平時上公開課時對多媒體課件的依賴太多。畢竟我們不是于永正、薛法根那樣的“大家”,對教材的挖掘尚膚淺,沒有必要的精美課件“畫龍點睛”,好似精妙的課堂少了一根拐杖。難道《去年的樹》這一課,沒有課件就不能上出新意嗎?我重新細讀文本,“挖”出了這篇課文的行文線索——樹的命運,鳥的追尋。這個故事中,這兩條線索,一明一暗,共同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何不以此線索組織本課教學呢?這樣,即使沒有課件,單從教學的切入點,就是值得稱道的創新處,這樣的課,沒有課件也照樣精彩!
于是,我把這節課重新進行優化設計。首先,確定第二課時教學目標——①基礎性目標:認真閱讀課文,理出課文行文脈絡,理解課文內容。②核心教學目標:充分挖掘文本的空白,激發學生想象力,把握文本豐富的內涵。③延伸性目標:了解新美南吉其他經典童話作品,推薦課外閱讀。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2017年12月22日在漢濱區縣河鎮九年制學校“名師大篷車”送教時,首先,我緊扣文題提問:“‘去年是針對今年而說的,那么,去年的這棵樹到了今年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接著,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當鳥兒聽說了樹的不幸遭遇,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然后,深入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空白,抓住課文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驗童話形象的內心世界,通過想象來填補,通過體驗來悟情,結合分角色讀、體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幫助學生領略童話故事的魅力。
我一直認為,有效的課堂有兩個特征:一是教學目標制訂適切,二是教學目標落實到位。這節課,聲、光、電并用,教學切入點獨特,教學目標全面落實。一節新而實的課,才是理想的課堂。慶幸,我做到了。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培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