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在全球核電市場上,中俄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日本經濟新聞》22日稱,2000年至今,中國共投產33個核電機組,占全球新增核電站總數的4成左右,如果加上俄羅斯,就占據新增世界核電市場的近6成。
報道稱,排名第二位的俄羅斯雖然速度比中國慢,但2000年后也投產了15個機組,占據全球新增總數的20%。數據顯示,目前全球31個國家有448臺核電機組,其中核能發電占比最高的國家是法國(75%),美國、俄羅斯、韓國、瑞典的核能發電比例都在近20%以上。2016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56%,相比之下,中國核電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中國規劃中的核電機組超過150個。
今年4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在《我國三代核電發展戰略價值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核電強國后成為又一個擁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和全產業鏈的國家,在建規模和發展前景而言,中國已成為全球三代核電發展的產業中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中國核電迅速發展,這主要是得益于政策支持與企業的落實。不過,目前中國核能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占比相對較低,與一些發達國家仍有相當的差距。▲
環球時報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