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學法
摘 要: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在市場經濟作用的帶動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由此眾多企業為了達到最大利益化而進行關聯方交易,關聯方之間的活動對企業的影響也隨之提高。所以關聯方交易該如何處理成為一個關鍵問題,我國對于關聯方交易的檢查力度也逐年提起重視。但是由于關聯方關系與交易行為的復雜性,其監管問題和處理問題也并非易事。本文主要論述了關聯方交易舞弊的危害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關聯方;交易;舞弊
由于在國際中很多企業的組織形式與結構都發生了改變,因此產生了關聯方關系與關聯方交易,關聯方關系是隨著跨國公司以及總公司制備各個企業運用而產生的。由于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的飛躍式發展,在現階段的市場經濟中關聯方交易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各個企業為了讓自身獲取更多更豐厚的利潤,占領優勢,從而通過一定手段從其他企業攫取利潤,組成子公司或者技術合作打開市場,如此在母子公司或者部分子公司之間就可以成為關聯方。在此類交易中,通常一方的決策能夠對另一方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此類交易通常并不是在公平公正的平臺上進行的。有很多的實例,例如鄭百文或者銀廣夏,這些人都是通過提交虛假信息掩蓋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如此一方面不僅會誤導企業的決策,造成企業資源配置的不合理,除此之外還會形成經濟泡沫。對市場穩定造成影響,提高企業經營風險。
1 關聯方交易的定義
與市場中普通的交易相比,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在進行交易中是否是處于公平競爭的基礎上以及在交易主體之間是否是關聯方的聯系。如果交易中不存在關聯方的關系,交易雙方都會以本身利益為主,通常不會接受對自身利益有損的相關條約合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平等正常的交易。但是關聯方交易由于市場環境以及關聯方之間的關系影響,通常會為了達到目的而破壞市場交易公平。
關聯方交易應該遵從關聯方的判斷依據,關聯方交易是構成關聯方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交易,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是在關聯關系已經存在的基礎上的各個關聯方之間進行的交易。如若兩者之間并不存在關聯方關系,也就不存在關聯方交易。
關聯方交易的特點在于資源轉移。一般情況下隨著資源的轉移,風險與報酬也會隨之被轉移。其中資源轉移價格是對交易進行了解的重要方面。
2 關聯方交易舞弊的原因
關聯方交易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之處,也有消極之處。一方面,關聯方交易把市場交易轉化為企業自身之間的交易,由此能夠減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同時在交易產品的質量上也能有所保障,幫助企業得到最大利潤,提高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而在另一方面,交易雙方在法律地位上雖然相同,但實質上有所差別,交易的一方通常對另一方有絕對的影響能力,這些條件也一定程度促使了關聯方交易舞弊行為的發生。
現如今的關聯方交易涉范圍甚廣,即使有部分交易秉承了公平公正的原則,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的關聯方交易都是在日常業務中進行,不能夠明確其是不是堅持了公平平等的原則。如果監管把控不到位,交易舞弊現象非常容易出現。
2.1 人為控制利潤,改變業績
關聯企業中部分企業的稅率較低或者直接免稅,因此企業為達到少交賦稅的目的會將利潤轉移到繳稅較少的關聯企業,或者把盈利公司的利潤轉移到虧損企業中,使得整個公司的稅負達到最小;或者為了防止的公司的業績出現較波動而首先將利潤轉移到母公司,保證在虧損時期得到緩解。
2.2 打破銀行的貸款條件
對于信用較高的公司,銀行的貸款更容易獲得,而母公司通常會利用這些信譽較高的企業來作為擔保以便更簡單融合資金。
2.3 造假股價
上市公司的股價往往會牽動著企業以及股東的直接利益,因此在證券市場中,經常會出現聯手炒作或者坐莊的現象。甚至為了哄抬或降低股價,會出現部分企業在年中以及年終報告中做出虛假報告進而控制股價的狀況。
2.4 逃避懲罰
公司在上市之后難免會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利潤沒有達到預期因此失去配股資格,由于財務狀況不佳被處理甚至停牌,因此為防止這類狀況的發生也會進行舞弊行為。
3 關聯方交易舞弊的危害性
出于上述原因而產生的關聯方交易舞弊行為,不僅對于市場的秩序產生惡劣影響,甚至破壞國家的利益。對于國家而言,關聯方交易舞弊使企業有逃避賦稅的可能性,從而使國家減少稅收收入;其次,會擾亂市場秩序。由于舞弊行為而產生的虛假信息一旦被傳播,眾多證券公司必定在這種情況下向這些企業靠攏,造成資源利用率的不足。最后受到損害的必定是中小企業以及投資者。通過關聯方交易舞弊行為獲取利潤,掩蓋業績,如果這種行為被披露,遭受損害的必定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關聯方交易也是監管部門以及注冊會計師所關心的一個區域,是上市企業內部嚴格把控的地方。不斷深入對其的研究分析,既能夠完善監管制度,還能提高企業披露信息的質量與透明度,從而促使證券市場平穩正常的運行。
4 對于關聯交易方舞弊行為的防范
4.1 完善企業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由企業內部的各個單位設立的審計,是企業進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所以內部審計人員在取證過程中相對簡單。在審計關聯方交易過程中,可以通過其審計工作成果來提高工作質量,但是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是由內部單位人員所組建,獨立性以及真實性都有待考究。
除此之外,應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罢蟛环?,一股獨大”的現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著,這也說明部分公司的治理結構并不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可以引入到公司管理中來,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建立內部約束機制,讓小股東們也都擁有發言權,讓監事會的作用名副其實。
4.2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稅務部門以及財務部門都能夠行使對企業交易的監控權,在關聯公司進行交易時會涉及多方面的法律規定例如會計法規或者稅收制度。按照相關的條例,現階段的上市公司對關聯方舞弊行為只有披露的義務,對違規行為還沒有進行明確的處理規定。也就是說在監控過程中即使發現了不正當交易,相關部門也沒有權利進行阻止。
但是在西方國家在此方面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基本上都采取的是雙軌制。一方面利用公司法限制關聯方交易,另一方面利用證券法進行交易披露同時進行處罰。所以,為了提高我國交易市場的規范性,應該不斷完善對關聯方交易的法律條例,以便應對關聯方交易中出現的任何狀況。
4.3 加大懲罰力度
對于關聯方交易舞弊行為的懲罰力度明顯過輕,主要的懲罰手段為責令整改或者通報等。如此輕的行政手段下會讓上市企業認為違規成本不高,仍然有利可圖。所以,應加大力度打擊,以儆效尤。當出現相關違規行為時,一方面對上市公司的懲罰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要負連帶責任。除此之外由于交易舞弊行為而導致公司利益受損或者小股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相關責任人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大力度的打擊下才能保證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層能恪守規定,尊重法律。
5 總結
隨著科技經濟的不斷進步,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早已是見怪不怪的現象,關聯方交易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之處,也有惡劣影響。這種關系還會越來越復雜。想要及時遏制在關聯方交易中的不當行為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治理共同進行,不斷完善對關聯方交易的法律條例等,長期下來才能有效遏制相關違規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梁彤纓,孫劍峰.股權制衡視角下的中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實證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20-25.
[2]陳曉,王琨.關聯交易、公司治理與國有股改革——來自我國資本市場的實證證據[J].經濟研究;2015(04):21-22.
[3]計小青,曹嘯.中國轉軌時期的管制制度與投資者保護研究[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7(06):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