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彬彬 陳子儀
摘 要:企業財務報表提供了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相關數據,讀懂財務報表的數據,管理數據是外部投資人和內部決策者閱讀財務報表的目的。哈藥集團是我國老牌上市企業,知名度大影響力強。本文通過趨勢分析,共同比分析,財務分析和對比分析來描述應該如何有效利用財務報表數據。
關鍵詞:財務比率;趨勢分析;哈藥集團
一、公司概況
1.公司名稱: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6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國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碼“600664”。股票簡稱“哈藥股份”。
哈藥股份融醫藥制造、貿易、科研于一體,主營業務涵蓋涉及化學藥品、生物制藥、非處方藥品、中藥、滋補保健食品、醫藥流通等產業領域。本公司共生產抗生素原料藥及粉針、中成藥、中藥粉針、多門類制劑等7大系列、20多種劑型、700多個品種。
二、財務分析
1.趨勢分析
(1)資產負債表
首先,從資產來看:
從2013年到2017年,哈藥集團的總資產出現較大波動,且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通過企業財務報表可知非流動資產總體變化不大,因此流動資產的波動與總體的減少是導致哈藥總資產總體下降的主要原因。
再看流動資產:
這里選取了流動資產中占比較大的四個項目,分別是貨幣資金、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和存貨。從表中可以得知以下2點:
①應收票據項和存貨項在5年內總體逐步下降,其他應收款基本沒有變化。
②企業擁有的貨幣資金在2016年激增,相較2015年上漲了155%,這也是導致2016年資產總值凸起的主要原因。
貨幣資金的突然上漲當然得益于應收款與存貨轉化為現金,但也明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通過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現金流入在2016年格外突出,而除了該年其他年份現金流入值較低甚至為負,而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考察,該年現金流量增大有兩個重要原因:籌資活動現金流出明顯減小;籌資活動現金流入明顯增加。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哈藥集團在這5年中有可能償還了大量債務,或者進行較大的利潤分配。這很有可能與哈藥近幾年中一直進行的資產重組項目有關。
(2)各項損益表
①從主營業務角度看,哈藥集團近幾年的營業總收入與營業總成本都在逐年遞減,營業利潤總體增長,但變化不大。可以看出哈藥集團在業務經營方面,在保持利潤總體不變的情況下逐年縮小經營規模。營業外支出以及稅費總體保持平穩,故凈利潤趨勢與營業利潤趨勢十分相似。
②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反映普通股的獲利水平。2013年-2016年哈藥的每股收益指數持續增長,應和了之前營業利潤的逐步攀升,也可能說明了該公司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實施的成功,利好股價。
開發支出
③近年來哈藥集團科研開發支出逐年提高,也反映了企業對于科技研發的重視。
2.共同比分析
(1)哈藥集團的銷售收入相比2016年下降-14.933%,同時經營總成本下降12.680%,可以看到,哈藥集團銷售規模縮小是造成銷售收下調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在經營總成本中,可以發現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財務費用相較2016年并無較大變動,變動較大的幾項依次是資產減值損失的減少(減少60.317%),營業稅金及附加增長(增長49.128%)以及營業成本降低(降低14.273%)。
注:根據披露:2016年8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第119號通告,其中涉及哈藥六廠生產的保健食品女士高蓋牌鈣片,檢驗結論為功效成分維生素C不合格。給予哈藥六廠行政處罰:①沒收違法所得10536.26元;②處以罰款185500.8元;③沒收不合格的女士高蓋牌鈣片17269盒;合計罰沒款196037.06元。違規藥物查處可能是2017年哈藥集團生產規模縮減的原因。
(3)較2016年,哈藥集團在投資收益上增長407.828%。報告披露:哈藥集團2017年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可能是導致投資收益快速增長的原因。
(4)2017年哈藥集團營業利潤下滑34.226%,其中營業外收入項下降82.231%,營業外支出下調69.701%。根據上文披露,2016年哈藥集團因違規生產被處以罰款并沒收不合格產品,相比較而言2017年營業外支出項相對減少。除此之外,報告披露2016年哈藥集團進行資產重組計劃產生收益,相比較而言2017年營業外收入項相對減少。
(5)2017年較基年:營業總收入下降14.933%,總成本下調12.680%,利潤總額下調37.436%,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下降59.307%,總的來說在面臨資產重組、違規罰款、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等事件的影響下,哈藥集團未能做到有效控制直接成本與損失。
(6)凈利潤中哈藥集團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下調48.357%,基本每股收益下降50%以及稀釋每股收益下降48.387%,明顯與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有關。
(7)2017年營業總收入為利潤總額的18.23倍,2016年營業總收入為利潤總額的13.41倍,較2016年,利潤總額占銷售總收入的比例下降了27.78%,由于營業總成本占利潤總額的比例也下降了28.57%,并且2017年10月19日該公司控股子公司哈藥集團人民同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籌劃資產購買重大事項,對本公司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最終凈利潤占利潤總額比例下降了12.15%,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占凈利潤百分比較2016年上升了47.15%,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占凈利潤百分比較2016年上升了78.85%。
3.比率分析
(1)信用風險分析
公司的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反映短期償債能力,即將公司資產轉變為現金用以償還短期債務能力的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流動資產構成比率等。反映長期償債能力,即公司償還長期債務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負債比率、舉債經營比率、產權比率、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等。
(2)流動性分析
①在2017年流動比率為1.61:1,說明每1元的流動負債有1.61元的流動資產相對應。2016年流動比率為1.66:1.說明每1元的流動負債有1.66元的流動資產相對應。
②2017年速動比率為1.24,說明1元的流動負債有1.24元的速凍資產相對應,2016年速動比率為1.32,說明1元的流動負債又1.32元的速動資產相對應。
分析:這兩項指標說明哈藥股份公司的流動性狀況需要引起一定重視。
③2017年應收賬款回收期為88天,2016年為69天。
④2017年的存貨周轉期為54天,2016年的存貨周轉期為54天。
分析:在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中,2017年相較于2016年的應該收賬款回收期延長,表明企業收款周轉速度變慢,其他指標無明顯變化。
(3)資本結構和長期償債能力
①2017總負債權益比率為0.83:1,說明每1元的債券籌資,總有0.83元的債務籌資與之對應。2016年為0.81:1
②2017年產期負債權益比率為0.077:1,說明每1元的權益投資對應0.077元的長期負債投資。2016年為0.083
③2017年的利息補償比率為3.39,說明每一元的利息有3.39元利潤承擔。2016年為5.03。
分析:就前兩個指標而言,與行業均值相比,以上兩項數據反應出哈藥集團償債能力較好。在履行其固定利息費用方面不存在顯著問題。
(4)盈利能力分析
①毛利率
2017年本公司毛利率為4.33%,2016年為6.79%。
②營業利潤率
2017年營業利潤率為5.48%,2016年為7.45%。
③凈利潤
2017年凈利潤率為3.86%,2016年為5.97%。
分析:哈藥的毛利率低于其行業平均值,在制藥市場競爭的條件下,其銷售盈利能力較低。表明哈藥在定價能力和銷售生產成本的控制上需要加強。
④資產周轉率
又稱凈值周轉率,可以分析相對于銷售營業額而言,股東所投入的資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2017年哈藥的總資產的周轉率為0.84, 2016年為0.98,表明17較16年哈藥集團的資本周轉速度下降,資本周轉率變低,資本與用效率變差。
4.對比分析
(1)與醫藥行業總體與行業前端相比
從表中可以看出,哈藥股份總規模占醫藥行業的87名,規模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高于行業中值,這也側面說明了醫藥產業規模集中的特點。同時,哈藥股份的盈利能力較行業比較也較差
哈藥經營規模與行業比
(2)與規模相似企業相比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由于同仁堂產業規模與哈藥股份較為相近,故選取比較。
盈利能力分析比較:
從上圖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同仁堂的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明顯高于哈藥,并且其EBITDA(息稅折舊與攤銷前利潤)也高于哈藥,不僅僅表明了同仁堂的銷售收入的盈利能力較強,同時表明了同仁堂的經營凈現金的創造能力較強。同時也可以看出同仁堂的EBITDA利潤率中間有所下降,而哈藥的EBITDA利潤率穩中有升。
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的總資產利潤率處于穩重下降趨勢,而哈藥的總資產利潤率有明顯升高,2013年以前同仁堂的總資產利潤率一直處于優勢,直到如今的2017年此優勢也一直保持。
哈藥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均處于下降趨勢,而同仁堂的凈利率也同樣有下降的趨勢,而其毛利率則穩重有升,并且與哈藥的差距一直沒有很好的縮小。
2015年前哈藥的凈資產收益率遠低于同仁堂,2016開始有大幅度上升,與哈藥的差距縮小,2016年差距最小,但2017則又大幅度下降,可見哈藥獲利能力上升,但不穩定。
從上面五個對比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2015年前同仁堂的獲利能力遠高于哈藥,2016-2017兩者差距縮小,而哈藥的獲利能力一直呈上升趨勢,同仁堂則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三、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哈藥集團在經營過程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1)短期償債能力降低,流動性風險近年逐步增加;
(2)銷售盈利能力降低,且銷售規模逐步縮小;
(3)哈藥集團在這5年由于資產重組,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利潤分配;
(4)哈藥集團近幾年所表現出的成長能力不足;
(5)哈藥集團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明顯低于行業均值。
總的來說,哈藥集團在主營業務方面表現出退步的態勢,可能是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醫藥產業本身的特點所導致的;其次,資產重組項目對于公司現金流的影響較大,很有可能是導致近幾年指標異動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哈藥集團在科研投入方面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說明企業十分重視研發,這也符合醫藥行業的特點。
此外,目前醫藥行業趨于資源整合,前十大醫藥企業市場份額占有高于70%,像哈藥等這種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通過積極的科研發展與審慎經營來擴大自身競爭力,提高自身盈利空間與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李潔.基于哈佛框架的哈藥股份財務報表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5.
[2]史春梅.哈藥集團融資能力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
[3]郭蘊瑩.哈藥集團的資產重組對中小股東利益的影響[D].北京交通大學,2016.
[4]王艷榮.會計報表及財務指標分析[A].中國外資,2010.